探测与测距系统的起源及发展
伴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探测与测距系统的使用在近20年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探测与测距系统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雷达系统(RADAR Systems)。雷达(RADAR),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英文的缩写。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针对不同用途,这类系统有了更细致的分类,其中包括:Laser Radar(激光雷达系统)、LiDAR(光探测和测距系统)、以及LADAR(激光探测和测距系统)。
激光雷达的分类与不同
泛泛而观,上述系统都基于类似的原理,也往往在被提及的时候归于同一大类,即“激光雷达”。但事实上,LiDAR,Laser Radar,以及LADAR系统,在技术细节以及适用领域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下文中,我们将针对上述系统的差异和适用领域,进行分析探讨。
上述探测和测距系统都是基于类似方式工作,即发射出一种特定波长的波,并利用它在表面反射的信息来绘制周围区域的地图,类似于蝙蝠在无可见光的情况下使用回声定位来“看到”周围的区域。
雷达系统(RADAR)利用无线电波探测周围的空间,其优点是能够穿透墙壁,但较长的微波频率分辨率较低,测量速度较慢。
图片资料:光波频率示意图
LiDAR、Laser Radar和LADAR系统,都使用人眼可见和不可见的光波频率来绘制周围区域的地图。光波的分辨率比无线电波高,这使得它们创建的地图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它们更容易受到环境物体和天气状况的影响。这些系统的工作原理更趋近于激光跟踪测量,但它们作业时,不需要通过合作靶标将光束返回,来读取位置几何数据。
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应用
尽管LiDAR、Laser Radar和LADAR都是基于类似原理,但它们仍在测量方式与适用环境上有显著的区别:
LiDAR已广泛意义上成为基于光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的统称,但在实践中,LiDAR测量设备在处理“大区域”、“大容量”扫描领域作业中更加适用,系统通常会以网格或锥形的方式发出多束激光,并通过不断运动快速覆盖数百万个点,其精度根据需求,从0.1英寸(2.54毫米)到超过1英尺(304.8毫米)不等。LiDAR测量系统在土地测绘、建筑信息建模和自动驾驶汽车的导航系统中应用较为普遍。
图片资料:运行中的LiDAR类设备(左)&应用领域示意
(右上:测绘;右下:自动驾驶汽车)
Laser Radar系统,则更接近于:采用非合作靶标进行测量的激光跟踪仪。测量时,Laser Radar系统通常会发出一个单一的、聚焦的激光束来测量几米范围内的特征,精度在微米级别。Laser Radar技术已经被集成到世界各地的工业制造环境中,为生产提供更加自动化的测量解决方案,可以安装在机器人上进行近线检测。
但对于制造业中真正高效、流畅运作的自动化近线/在线检测解决方案来讲,LiDAR系统缺乏精度,而Laser Radar则缺乏测量的速度和效率。
图片资料:LADAR系统在大飞机制造领域应用现场
而LADAR系统,正好集合了LiDAR与Laser Radar系统的优势。LADAR测量系统,如API品牌的9D LADAR,可以在不牺牲精度的前提下,提供更大的测量范围。LADAR系统可在所有Laser Radar适用领域中应用,并提供更佳的测量效率,完美适用于以白车身检测或机身装配等为代表的高端应用环境。
图片资料:LADAR系统在汽车生产线的集成应用
总结
简而言之,探测和测距系统利用发射出的不同频率的波长,根据其从障碍物上返回所需的时间来绘制一个区域的地图。LiDAR、Laser Radar以及LADAR系统,都使用光频率来进行这类测量。各系统之间,虽然原理近似,但应用特点和适用领域大有不同。
LiDAR系统更多地利用网格或锥状激光束来增加覆盖范围,并在较远的距离以较低的精度收集数据;Laser Radar系统则牺牲了测量速度和效率,以提高单点测量精度;LADAR系统,则兼容了前两种系统的优势,能够同时保障精度与速度,实现更高效的测量,更加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各测量环节。
参考文献:
1、Introductionto LADAR Systems, https://spie.org/samples/TT85.pdf
2、lidarnews.com/articles/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laser-radar-and-lidar-technology
3、LaserRadar/LIDAR/LADAR including Eye-safe Lasers, https://www.sensorsinc.com/applications/military/ladar
自动 精密 创新
API新媒体矩阵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或致电API公司驻中国代表处(010-59796858) 进行来电咨询.
(API公司 )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