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医疗行业迎来一轮又一轮变革。医疗机器人的出现和应用,便是推动医疗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力量。
医疗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医疗应用场景中满足特定的医疗康复等需求,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疗资源不足问题,从而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医疗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
医疗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20世纪80年代,美国Unimation公司首次将工业机器人和医疗外科手术相结合,成功完成神经外科活检手术,标志着医疗机器人发展正式起步。
我国高度重视医疗机器人研发。2017年,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重点培育智能服务机器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智能产品。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问题、满足人们对于优质医疗服务快速增长的需求有着积极作用。
从国家科技发展层面来看,积极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域发展,对提高我国科技水平,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就企业而言,当前,医疗机器人是全球热门发展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着力医疗机器人研发有利于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患者角度出发,医疗机器人能够为人们提供精准、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疗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意义。
康复机器人市场占比高
2014年,我国掀起医疗机器人应用热潮。近年来,我国大力扶持医疗及人工智能产业,医疗系统也不断完善,在技术革新、产业化加速等因素的影响下,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可以预见,未来国际医疗机器人市场的重心会逐渐向亚洲转移,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将备受瞩目。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相关信息,医疗机器人按照不同的功能可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医疗辅助机器人4类。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9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占比最大的细分领域是康复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为41%;医疗辅助机器人市场占比26%;医疗服务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市场占比相差不大,分别为17%和16%。
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集多种现代高科技于一体,被称作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相比于其他医疗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具有技术门槛高、精度高、附加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骨科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产学研一体化特征明显,大量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目前,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已经被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妇科等手术中。
现阶段,我国微创手术机器人市场以进口机器人为主。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最成功的微创手术机器人之一,2000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一直是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的领头羊。2006年,我国引入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截至2019年,国内达芬奇机器人累计装机量81台,完成临床手术超过10万例,全球范围内采用达芬奇手术系统治疗的患者总数超过600万例。除了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软组织微创手术机器人外,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机器人、介入机器人、穿刺导航机器人等手术机器人也备受关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机器人正引领微创外科进入崭新时代,市场发展迅猛。根据Trend Force数据,2016年全球遥控型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8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增至9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3%。
康复机器人
近几年,随着智能控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康复与辅助机器人已经在国际上逐步成为临床康复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并催生出一批新型康复机器人系统。
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及人们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医疗服务供应缺口不断扩大。目前,康复机器人是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上占比最大的一类机器人系统,市场份额远超手术机器人,但技术门槛及造价都低于手术机器人。按照功能主要可以分为外骨骼机器人和康复训练机器人。
人体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移动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操作者提供可穿戴的机械结构,机器人能够独立或辅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与助力行走。目前,国外多款外骨骼机器人已经获得美国FDA认证,进入临床使用阶段,我国外骨骼机器人领域还处在研发早期阶段。国内从事外骨骼研究的企业主要有大艾机器人、傅里叶智能、尖叫智能科技等。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辅助患者及早进入运动康复训练的一类医用机器人,包括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智能轮椅、交互式健康训练机器人等。国内康复训练机器人高端市场以欧美品牌为主,价格较高。傅利叶智能是国内率先实现批量出口欧美的康复训练机器人企业,其产品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机构中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国内部分参与康复训练机器人研发公司及其主要产品见表)。
医疗服务机器人
相较于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其在医疗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场景广泛。如远程医疗问诊、患者护理、医院消毒、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递送化验单等。在国内,科大讯飞和猎豹移动等科技公司积极探索研发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
医疗辅助机器人
医疗辅助机器人主要用来满足行动不便或者丧失运动能力者的对医护需求。如德国研制的机器人car e-o-bot-3、日本研制的机器人Rober和Resyone等,它们可以完成多个护理人员的工作,还能与人对话,为独居老人提供情感关怀。
国内陪伴机器人的研发方向主要面向儿童陪伴和早教产业。
把握未来发展趋势
医疗机器人能够辅助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减少人工操作失误,提高医疗效率,从而解决国内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总体来看,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在供给和需求的双向推动下,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
当前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优化设计、手术导航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遥操作与远程手术技术和医疗互联网大数据融合技术五大方面。专用化、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和远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同时,机器人的精准、微创、安全、稳定等性能将不断完善。
人才培养方面,医疗机器人研发涉及医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生物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部分高校已经增设相关专业和科研平台,如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医疗机器人研究院;2018年,天津大学率先开设“智能医学工程”专业;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新申请的“康复工程”专业获批,我国成为国际上首个设置专门本科专业培养康复工程人才的国家。培养高端人才将是行业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医疗机器人行业融资热度不减。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医疗机器人领域共发生112起融资事件。融资阶段大多集中在A轮前后,除少数几家企业单笔融资过亿元外,大部分医疗机器人项目单笔融资金额在千万元级别,天使轮项目融资金额分布在百万元到千万元之间。
目前,我国有超过百家医疗机器人创业公司,其中不少公司属于工业机器人或医疗器械公司延伸出的产业布局,还有很多上市公司如复星医药、博实股份、科远股份等也陆续涉足医疗机器人领域。而诸如真格基金、IDG资本、启迪系基金、纪源资本等大型知名风投机构,则早已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布局并加快步伐,医疗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风口已来,并将持续下去。
(蒲公英杂志)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