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方针,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助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响应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产业发展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经过近半年紧锣密鼓地筹备,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共同承办「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于2018年8月8日在北京丰台区汽车博物馆新闻发布厅举办发布会,正式开启大赛帷幕。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
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运营官
姚京女士主持
丰台科技园领导见证「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的启动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系统工会石岩主席莅临发布会并进行致辞,她介绍说,丰台园下属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的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依托现有航天科技、生物医疗、工程服务、节能环保、应急救援产业,引入增材制造,将其高效、并行、多轴、集成等特征应用到现有产业中,和生物医疗、航空航天、教育行业、建筑建造等深度结合,大力发展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体系和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希望加强增材制造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与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端的对话与共识,建立更深度的协同与融合。希望通过「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挖掘创新的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工艺和材料等,促进增材制造产业链的形成。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系统工会
石岩主席致辞
在震撼、炫酷的启动仪式视频后,由丰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孟丹先生和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亚凡先生进行揭幕,预示大赛的正式启动。
丰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孟丹先生、
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刘亚凡先生进行揭幕
专家分享带来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动力
此次发布会邀请到了重要的行业专家,他们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SAMPE北京分会副主席、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沈真先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郑诚功先生,以及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国区PFD产品业务经理蔡波先生,他们就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前沿研究与成果以及为各个领域的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创新动力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荣誉理事、
SAMPE北京分会副主席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顾问沈真先生
沈真先生从碳纤维的产业化进程到3D打印的产业化之路进行了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拥有优异的抗疲劳和抗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易于维护,易于将复杂形状结构整体化成型制造。对于制造业来说,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个重要的领域,碳纤维可以提供与金属相当的强度,但是其重量却非常轻,碳纤维在需要考虑重量与强度比的行业,如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工艺制造碳纤维的过程十分复杂并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但是日益进步的3D打印为碳纤维制造带来了新的希望,一众3D打印企业开始聚焦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尝试用3D打印技术打造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当碳纤维邂逅3D打印,3D打印就为自身深入工业制造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与此同时,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千人计划”
特聘教授郑诚功教授
郑诚功先生介绍了3D打印在医疗技术创新与注意事项。他提出,3D打印在医疗技术创新上的应用已经相对明确, 在各类医疗创新研发前期的快速打样, 在各类临床治疗前的评估与规划, 在外科特定手术患者的手术工具设计与定制及在患者特定设计康复辅具方面都将有很好的成果,然而也存在风险因素需要留意,避免医生的风险,患者的风险及企业的风险,这需要许多资料与经验累积,以及医工结合在这项技术应用上的密切合作与经验推广,未来配合精准医疗的考量,相信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会更加蓬勃发展。
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国区
PFD产品业务经理蔡波先生
蔡波先生介绍了西门子端到端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这一全方位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具备传统三维CAD\CAE\CAM 能力,同时推出了拓扑优化设计、针对多种3D打印方式的工艺辅助设计准备、输出、校验,增材制造设备连接处理器等崭新专业功能。而这一端到端的设计建造开发平台,亦涵盖了从概念、设计、制造到车间操作及自动化的所有过程,高效易用,工程化落地。通过构建工业化应用生态,从软件合作,硬件及控制系统对接,到3D打印制造网络环境,与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全面合作,打造与推动工业化的应用生态。
他们的精彩分享以增材制造作为切入口,打开想象,真正让各个行业重新想象、思考和创新产品,改造工厂,改变制造过程,改良工艺,重塑商业模式,带动产业升级,并使个性化大规模定制与生产成为可能,以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引领创新。
「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挖掘并培育增材制造技术创新项目
发布会上,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的运营官姚京女士正式介绍了「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
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
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运营官
姚京女士介绍大赛
「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由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举办,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理委员会、北京丰台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3D打印数字维创中心共同承办,聚焦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提到的重点制造、医疗、文化创意、创新教育等领域,旨在挖掘运用于这些领域中的增材制造(3D打印)的各项新技术、工艺、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具体包括:1、进入中试或已通过中试阶段,即将投入应用、生产的新产品、新工艺;2、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或有助于发展新兴产业的增材制造技术和项目;3、具有未来前景的创新技术和科研课题;4、国际和国内范围内首次发布的技术成果;5、3D打印软件的数字化开发和应用;6、3D打印柔性制造设计与产品;7、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跨领域先进技术、产品和项目等,旨在挖掘增材制造在应用领域的实际成果和重要潜力,挖掘更广阔的应用场景,从而加深增材制造技术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推进技术成果的转化,提高产业化的进程,完善生态体系的搭建,链接全球化市场。藉此发布会向增材制造以及跨领域融合增材制造的国内外科研院所、企业、研究机构等发出诚挚的邀请,旨在推进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和发展,基于全球共享与连接的机制,加强国际间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与此同时,这不是一次一般意义上的大赛,而是以增材制造为动力,带动工程、艺术、设计、信息化、软件、生命工程、人工智能等多领域与增材制造融合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从而带来有意义的改变,并将成果向全行业展示和推广。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也将为获奖项目提供产业平台基础上的相应政策和重点培育,为完整3D打印产业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从而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产学研各创新主体的互动作用,以及政府平台和金融等部门的联动效应。
「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得到了全国工业与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欧盟科技与创新中心(中国)Enrich in China、国合通用测试评价认证股份公司、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DADA数字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北京智优沃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玖玖骨科、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安徽省增材制造协会、医工整合联盟等大力支持。大赛将历时三个月,分为初级评选(函评)、路演复评、终极评选三个阶段。
进入终评的项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成果评价与推广转化服务中心评价。中心依据《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行业内知名专家(工信部系统内)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遴选出前一、二、三等奖。评审通过的项目亦将颁发《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此次大赛亦面向全球征集,旨在吸引海外增材制造以及融合增材制造的先进技术、产品和项目以及应用案例,促进交流与合作,为国内外技术、科研与项目合作架设桥梁,并促进大赛优秀项目之后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交流展示。
本次大赛全程经权威论证,面向社会、企业、投融资机构等,由政策引领、企业选择、资本助力、社会认同,旨在实现国家重点课题项目的产业化推进;中青年科研人员(含科研团队)在3D打印(增材制造)领域技术成果的创新展示;3D打印全产业链应用展示;参选项目的论证、检测等需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参与,从原材料、生产设备以及应用单位形成较为完备的成果课题的展示;吸引资金投入,完善科研课题的实施跟进和技术转化。将3D打印推向主流技术和主流装备,推动产业升级,托起科技强国的明日之星。
大赛作品征集时间:2018年8月1日-9月30日
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 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大赛项目征集负责人:
韩 颖 13911566371
王 雨 13611145649
可进入大赛官方网站:(暂不可见)/gamia进入大赛官网页面大赛报名直通车注册报名,也可扫描二维码注册报名:
(点击最上方的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进入大赛官网页面,点击下方报名即可)
「2018增材制造全球创新大赛」项目征集表链接(用浏览器打开可下载):
(暂不可见)/5ZJmDOV(填写后请联系大赛项目征集负责人:王雨 13611145649 进行报名)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