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第二届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在渝召开,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在论坛开幕致辞中表达了检测认证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其实,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蔡鹤皋看得很深,他提出了三个关键点,是北、上、广、深等掀起机器人产业热潮的城市都回避不了的问题。
蔡鹤皋
蔡鹤皋在论坛上表示,机器人的应用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主动提出要用机器换人,用机器人来代替人,从而加速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由此,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短短几年,中国就一举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突飞猛进,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正在快速扩展,在汽车焊接线、锻压、喷涂、折弯、数控机床上下料、码垛和搬运等工业领域,都有应用。中国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也初见成效。RV、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基础部件的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类水平,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并在多个型号中国工业机器人中得到初步应用。我国制造的数百台工业机器人已用于汽车工业的生产作业中,目前全国400多家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和系统集成企业,其中88%是系统集成企业。但是我国还没有如安川、KUKA、ABB、FANUK等那样的世界巨头机器人公司。
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蔡鹤皋认为要抓三个关键点:
其一,要遵循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要走向成功,就一定要从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只要产品对路,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就可以赢得用户支持,逐步扩大市场,将工业机器人产业逐渐做大做强。虽然在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国外几家机器人厂家已经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但是中国存在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迫切。中国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大、面广,这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其二,要通过技术创新走出一条新路。基础部件是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目前我国的机器人关键基础部件,如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等,大部分依赖进口,造成国产机器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缺乏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机器人产业链的合理、有序布局,在培育更多机器人应用工程集成商的同时,加快机器人关键基础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另外,中国机器人需求市场非常巨大,种类五花八门,特殊的用途和环境要求机器人具备特殊的功能和性能,例如打磨机器人需要具备柔顺机构和顺应控制功能,特种机器人要求机器人具备在极端作业环境下的适应能力,这些都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方向。目前正处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强化创新驱动,通过在机器人示教、柔顺、跟踪、网络、感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作业水平,制造出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高性价比机器人。
其三,产学研用要结合,整合创新资源,促进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已经由研究阶段进入到产业和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应以企业为主导,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大力推进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制定有利于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税收与激励政策制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培育优质产品和名牌企业。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