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三部委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5年规划

【编者按】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机器人从来不乏资本和行业的青睐。然而我国机器人产业却一直面临“不差钱”但缺技术的尴尬。


作为智能制造的关键一环,机器人从来不乏资本和行业的青睐。然而我国机器人产业却一直面临“不差钱”但缺技术的尴尬。

工信部官网显示,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引导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亦创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轩分析:“这份机器人产业的五年规划特别重视关键零部件技术和高端产品的突破。这也是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面临的难题。”

《规划》列举的五项任务中,前两项分别是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以及突破高精密减速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

生产环境和工艺链条有待提升

当前机器人产业热潮正劲。然而,在一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讨会上,研发生产机器人零部件的南通振康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子康却坦言:“如果不能突破关键技术,我最多也就还能坚持两年。”

汤子康的发言将国产机器人的软肋暴露无遗。从产业链看,机器人产业上游是零部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下游是系统集成。

笔者获悉,国内机器人产业主要集中在下游的系统集成,上游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导致国产机器人产品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郭轩表示:“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本体占据了机器人近90%的成本,国产机器人要发展,必须在这些关键零部件上取得突破。”

近年来,国内零部件企业也尝试突破关键技术。但是,郭轩表示,除个别龙头企业,绝大多数机器人企业销量少,难以覆盖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成本。而且国内的零部件精度、性能和国外产品仍有差距,成本也比国外产品高。

中国科技自动化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健也对媒体提及,国内厂商购买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的价格均为国外厂商的两倍左右。从分项成本来看,机械成本国外为5万元左右,国内为6万元左右;减速器国外为2万元左右,国内超过8万元;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的价格国外为2万元左右,国内为4万元左右;国内控制器的成本也在国外的两倍左右。

此次《规划》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重大突破,具体包括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

在郭轩看来,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短板实际反映了国内基础工业薄弱,包括生产环境、工艺链条都有待提升。笔者注意到,《规划》也提出,将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

十类机器人获青睐

核心关键技术的短板也造成国产机器人集中在低端产品。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就曾表示:“在我国市场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产品占了90%;机器人作业难度较大的焊接领域,国外产品占了84%;在机器人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国外产品占了90%。”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显示,将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具体包括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

郭轩表示:“我认为,上述十类机器人附加值高,应用前景好和市场需求广泛是入选《规划》的主要原因。”

笔者注意到,《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就表现出了对高端机器人的重视。去年12月2日,在对《规划》的专题审议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就曾表示,机器人产业要避免高端产业低端化的问题,要下力气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

另外,辛国斌在上述会议上还说,服务机器人大有可为,工业机器人要发展,也要加大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力度。笔者注意到,在上述十类机器人中,既有工业机器人,也有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机器人。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贾培发说:“工业机器人对我国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但从市场规模和产值来看,服务类机器人未来需求更大,其产值是工业机器人的100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原来的工业机器人主要从事简单的搬运工作,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在酒店、养老、医疗等众多服务行业,对于能代替人工的服务型机器人需求也将爆发。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超越德国日本,升至全球第三
  • 24-11-22
  • 2024压轴大展|上海发那科邀您共探大湾区工博会
  • 24-11-20
  • 扫地机器人常见的润滑问题
  • 24-11-20
  • 马自达工厂升级的秘密:ABB全新数字化喷涂雾化器惊艳全场!
  • 24-11-19
  • 客户案例 | EGU智能电动机械手用于功率模块检测
  • 24-11-14
  • 无尘室?机器人工业?新方案?——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 24-11-12
  • 8年应用验证:这个供能方案轻松应对SCARA机器人作业
  • 24-11-05
  • 展会预告|川崎重工与您相约第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24-11-01
  • 世赛金牌的肯定|上海发那科赋能智造生态型人才培养
  • 24-10-31
  • ABB推出高上漆率喷涂雾化器,助力打造高效喷涂车间
  • 24-10-31
  • 小笨智能 打造工业智能搬运新时代
  • 24-10-31
  • VECTOR银奖之临工重机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让车轮尽情转动
  • 24-10-30
  • 史陶比尔机器人应用于飞机部件自动化检测
  • 24-10-28
  • 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坐标系检测与还原
  • 24-10-25
  • 电子垃圾重生记!ABB与Molg共同打造机器人微型工厂
  • 24-10-25
  • 库卡携全新KR C5 micro-2控制器亮相2024上海工博会 以AI驱动行业新发展
  • 24-10-25
  • 焊接机器人如何实现移动供电和精准移位?
  • 24-10-24
  • 库卡案例 | KUKA.FlexPal协助BONY SAS提高耐火砖处理量效率
  • 24-10-21
  • 热烈祝贺库卡中国与亚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7
  • 构建PCB智造新生态 | 上海发那科与建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1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