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球巨头的紧密布局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核心技术研发虽老生常谈,却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目前国内或以企业为单位、或以区域为联盟,提出了不少繁荣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若能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逐个实现,实现国产机器人产业振兴并非难事。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715.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3%,但增速同比下降8.9%。工业利润的下降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动力转换等有关。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在工业经济的占比由2013年12.1%上涨到了2014年的12.8%,随着国家对落后产业的打压,新兴产业将快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方向。
金模网CEO、东莞市机器人技术协会副会长罗百辉认为,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将是国家工业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目前已有迹可循: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大,这使得机器人代替人工成为可能。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机器人产业。国内以新松为代表的4大机器人厂商,其机器人产品占据了5%的中国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国外机器人产业垄断国内市场,高达99.77%的工作仍旧使用人工的现状,使得未来国内机器人需求激增,预测到2017年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超过40万辆。
发展与壮大机器人产业对工业经济影响深远。但是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与国外的差距需要业界共同解决:
1、技术差距。
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工业用机器人只能靠从国外进口,这增加了工业成本,也不利于国产机器人崛起。从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三大关键组成部分来看,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减速器生产企业,而被少数几家国际巨头垄断。相对于减速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市场虽未形成主要厂商垄断现象,但几大国际厂商在中国也建立了分工厂,供应充足,产品价格相对合理,在此背景下,国内厂商仍处于追赶阶段。
2、规模差距。
目前国内机器人应用范围较窄,其集中在基础的复制性高的工作领域,缺少智能化工作的应用。
国产机器人最大的机遇所在,当属广阔的市场无疑,然而由于技术、资金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国机器人产业由传统机械臂向新一代机器人进化的过程一直不太顺利,面对国际巨头强势入侵,国产机器人未来之路注定漫长艰辛。
3、自主品牌薄弱:
根据工信部统计,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以三轴、四轴的坐标机器人和平面多关节机器人为主,六轴的多关节型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不足6%。而外资品牌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中多关节型机器人占全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比重达到62%,自主品牌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发展要求。
4、产品认知度与附加值低:
国产机器人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主要应用在危险系数高、繁重、工作环境恶劣和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喷涂、铣削、焊接、磨抛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等行业低端领域。虽然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岗位,机器人替代已成趋势,但缺乏决策、判断能力的机器人,注定无法胜任所有岗位,也无法引起人力劳动的快速贬值。这注定了技术含量较低的国产机器人竞争力低下。
5、低端产能过热:
机器人产业被提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引发资本市场狂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达40多家。截至2014年10月,国内已有超过430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每周还在新增两家企业。应该说,突然爆发的机器人市场是馅饼也是陷阱,大量良莠不齐的企业大干快上,极易引起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产业整体水平低下。
“相比美欧日韩,国内机器人密度很低,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已成全球工业机器人重要市场,各国机器人巨头在中国布局也在日益完善。”罗百辉指出,目前,在开拓中国市场方面领跑的是欧洲企业。瑞士ABB集团不仅在中国拥有生产基地,而且建立了研发基地,构建了第一时间应对当地企业需求的体制,2012年在中国的销量为3200台。而德国库卡机器人2012年的销量为3470台,目前正在中国加强销售和服务。此外,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在中国的机器人销量也名列前茅。日本川崎重工业、精工爱普生未来分别将在中国江苏与深圳投入巨资,建立机器人生产线。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