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 月,埃克森美孚公布了致力于成为能源转型先进品牌的众多计划,包括到 2050 年在其经营资产中实现净零排放 (目标 1 和 2 ) 的宏伟蓝图。《中国美国商会季刊》采访了埃克森美孚中国董事长万立帆先生,讨论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新的净零排放目标以及为此提供支持的多方面方案。
英文原文由中国美国商会 Norris Tangen 撰写,现编译如下。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英文原文。
万立帆 (Fernando Vallina)
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立帆先生出生于西班牙,毕业于马德里自治大学,并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此外,他还拥有西班牙企业商学院 (IE) 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万立帆于 1987 年加入埃克森美孚化工,在销售、营销、技术、规划和供应链部门担任一系列的管理职务,职业生涯的足迹遍及北美、欧洲、中东和亚洲。他于 1997 年至 2001 年任职香港,担任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亚太区销售和营销经理。之后,他还曾担任埃克森美孚化工全球物流和分销总经理,并于2017年3月1日起担任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除担任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成员外,万立帆目前还是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 (AICM) 理事会成员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外资委员会 (CPCIF) 执委会成员。
自万立帆 35 年前加入埃克森美孚以来,公司在中国的规模快速扩张。他回忆起初到中国时,“我感觉上海办公室的员工总数不超过 50 人。”回顾公司自那时以来的巨大发展,他说道:“今天,我们在中国的规模已经从单一办事处发展到 2000 多名员工,业务涵盖行业各个领域。”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业务组合覆盖了整个行业,从上游液化天然气 (LNG) 、下游润滑油到化工和技术中心。正如万立帆所说的那样,这种扩张仍在继续。“去年 11 月,我们做出了※终投资决定,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化工综合体项目。这个项目能够提供高质量产品,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当地社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具体而言,这个项目还将带来就业机会,预计增加 700 个全职工作岗位、4,000 个间接工作机会、施工建设高峰期将创造 20,000 多个工作机会。
万立帆认为,这项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体现了埃克森美孚在中国长期持续开展业务的承诺。埃克森美孚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1892年,当时标准石油开始在中国销售煤油,“美孚灯”为众多中国家庭带来了光明。自19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埃克森美孚逐渐重新参与中国能源行业诸多领域的业务。万立帆对公司在中国市场持续不断地发展充满信心,并坚信“中国市场能够一如既往地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提供巨大的机会。”他提到了公司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强调了市场对埃克森美孚的重要性,“我们凭借深厚的底蕴,将共同抓住这些机遇,进一步拓展业务,拥抱更光明的未来。我们在中国运营了一个多世纪,对于这个战略市场的承诺从未改变。”
推动减排
当被问及此问题时,万立帆从深层次探讨了埃克森美孚对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承诺。2022 年 1 月,公司宣布了到 2050年,实现运营资产净零温室气体排放 (范围 1 和范围 2) 的宏伟蓝图。“我们的战略是利用我们在规模、整合、技术和人员方面的优势,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业务, 在多种情景下实现引领行业的收益和现金流。”由于埃克森美孚致力于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他补充说,这需要一种多方面的方法,其核心是为主要运营资产制定详细的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他对业务和战略的韧性充满信心,并引用了依照国际能源署2050年净零排放应用场景进行的分析。他预测说:“凭借我们的能力以及资产重新调整,我们能够在这些业务中开展有力的竞争。随着能源系统的演变,我们可以在广泛的未来情景下为股东创造价值。”
埃克森美孚 2050
随着全世界努力实现远大的气候目标,埃克森美孚等公司对企业实践进行评估并做出转变正反映了这种努力。然而,万立帆预计对一次能源需求不会很快减少。“支撑未来能源需求的要素是由人口增长和社会日益繁荣所推动的经济增长。埃克森美孚利用自身的核心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对现代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他补充道,“我们为运输行业提供燃料和润滑油,为建筑行业提供水泥和钢材,以及为从医疗用品到食品包装等各种重要产品提供基础材料。”
埃克森美孚正在努力推进气候解决方案,但同时也认识到,该行业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实现绿色减排。万立帆将这种转型描述为开发和部署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解决方案。他说,“今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提供支持现代生活的产品、减少我们的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开发所需技术以推进低碳排放未来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提到埃克森美孚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努力,万立帆重申了公司※近宣布的 2050年目标:“详细的路线图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提供支持,以评估和落实各种减排机会,包括从小规模运营变革到大规模资本投资。”对于像埃克森美孚这样的公司来说,他认为,迈向低排放未来需要开发可大规模实施的解决方案。公司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这些详细的路线图,预计可应对大约 90% 的与运营有关的排放,其余的将在2023年完成。此外,埃克森美孚已经宣布,计划在未来六年内,投资超过150亿美元用于温室气体减排举措。万立帆表示,这项巨大投资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减少其运营设施的排放。
不过,※后万立帆也表示, 应对气候变化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他说,“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没有万无一失的好方法。”不过,尽管公司在朝着可持续发展未来努力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但他依然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埃克森美孚和许多其他组织正在紧密合作,携手应对当下和未来的种种挑战。我们正在共同研究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例如碳捕获和生物燃料,从而既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
详细的路线图为实现这一宏伟蓝图提供支持,以评估和落实各种减排机会,包括从小规模运营变革到大规模资本投资。
多方面的方案
埃克森美孚正在努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是一项大规模全球计划的一部分。万立帆解释了他所说的“双重挑战”,并将其称为公司必须解决的很关键问题之一。双重挑战是指,“满足全球对支持现代生活的能源和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的风险。”全球目标是埃克森美孚综合努力的集合,但同时根据区域和国家/地区市场量身定制了不同的计划和目标。例如,在上游能源领域(涉及在流程早期的生产点,并且包括识别、提取或生产原材料的公司),万立帆表示,埃克森美孚在2009年分别与中石化和中石油签署了两项长期协议,籍此向中国市场供应燃烧更清洁的液化天然气。2019年,埃克森美孚与浙江省能源集团签订了一项为期20年的销售和采购协议,每年供应100万公吨液化天然气。万立帆将天然气能源视为重要机会,既能满足全球消费者的能源需求,同时有助于降低气候变化风险。他说:“当考虑到生命周期排放时,与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排放的温室气体※多可减少 60%,并且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要少得多。”他继续指出,“许多国家/地区政府已经认识到天然气可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并将天然气过渡纳入其减碳计划。”
在下游润滑油领域,埃克森美孚也在积极推进面向中国市场的“绿色计划”。万立帆详细介绍了“绿色计划”如何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润滑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生产力,这也将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接着说,该计划的核心理念是“少即是多”。他解释说:“该计划提供了一个多方面的解决方案,包括节能产品、优化换油周期和能源效率的专业服务,以及可循环的灵活包装,以尽量减少包装废物的处理。”
在化工领域,埃克森美孚正在积极采取行动,通过提高塑料可回收性来解决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问题。万立帆说,“我们正在美国和欧洲推行新的化学回收计划,这为大规模地从塑料废弃物中获取价值创造了机会。”他继续说道,“就中国市场而言,在与华南一家薄膜加工企业的一个试验项目中,我们联合开发了一种增强型解决方案,具有更出色的机械强度和更强的耐用性,使地膜的回收更轻松。这家客户已经将该产品商业化,并成功从试点农场回收了地膜。然后将回收的薄膜重新造粒制成树脂,用于如垃圾桶内衬和二次包装等其他应用,从而实现了从制造、回收到再利用的完整循环。”
埃克森美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另一个方面是于2021年初推出的新的低碳方案业务,该业务※初专注于碳捕获和存储 (CCS)、氢气和生物燃料。低碳方案业务的目标是特别难以脱碳的高排放行业,如发电和工业制造。万立帆指出,这项业务还利用了埃克森美孚在氢生产方面的经验,“这是另一种可能在未来几年发挥关键作用的能源。”他表示,埃克森美孚“希望与监管机构和行业参与者一起探索潜在的碳捕获和存储合作机会,以减少碳排放。”鉴于埃克森美孚在中国市场的大力投入,万立帆对公司减少环境影响的战略信心十足。他说:“随着所有这些工作的推进,我们看到了与中国市场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巨大机会。”
政策倡导——中国美国商会的作用政策倡导 - 中国美国商会的作用
除了在埃克森美孚担任重要职务之外,万立帆还担任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成员。就该组织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来说,他表示“中国美国商会在改善中国商业环境和促进可持续的中美经济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美国商会未来将在支持政策倡导方面延续优良的传统,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补充道,“为帮助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要按照所需的速度和规模推动部署和基础设施开发,支持性政策和监管框架至关重要。”他接着说,具体的支持形式可以是持久的激励措施,这些激励措施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落实:例如奖励、税收抵免或低息贷款;政府对研发的长期持久的支持;或者建立能够推动投资的碳市场价格。
(埃克森美孚中国 )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