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广大企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应抓住机遇,多措并举,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商务部、科技部近日调整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3D打印技术被列入“中国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病房、护目镜、口罩零部件、呼吸机配件……这些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的抗疫物资,在有效弥补医疗防护物资产能缺口的同时,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日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的“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芜湖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年会”上,与会者认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广大企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应抓住机遇,多措并举,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国家支持和广大企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实现工业经济基本稳定的“压舱石”。增材制造作为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技术,对传统的工业流程、生产线、生产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持续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共识。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介绍,工信部近年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将增材制造作为重要的战略重点方向,联合多部门制定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实施计划,致力于提高治理水平、深化行业应用、完善生态体系、布局全球发展。
“增材制造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早在2015年,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就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通过政策引导,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装备性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日益拓展,生态体系初步形成。”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告诉记者,为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门2017年联合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速在30%以上。
“除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外,我国还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支持技术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行业应用,建设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印发增材制造标准与行业实施计划等。”苗长兴说,在国家支持和广大企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相继成立一批行业组织机构,初步形成完整增材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告诉记者,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统计,2019年我国增材制造行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增速超过30%;联盟对50家重点联系的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总产值已经达到22.8亿元,同比增长37.7%。另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我国增材制造装备产品增速达到87.7%,保持高速增长。
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尽管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创新能力不足、核心器件依赖进口、行业应用水平不高,存在不会用、不好用、不敢用等问题。”苗长兴说,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增材制造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强政策的引导支持,要组织评估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总结实施的经验,研判产业发展态势,结合新形势、新问题,明确未来几年及“十四五”期间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加强国家有关部门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区域政策的指导,完善中央和地方协同推进的政策体系。二是提升产业链水平,把增材制造产业和供应链稳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补齐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专用材料等产业发展的短板,提升产业技术能力,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促进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融通发展。三是加强协同创新,鼓励支持产学研用新方式,发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的作用,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设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速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加强推广应用,推进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开展应用经验的交流与推广,持续发布中国增材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及典型应用案例;开展技术应用的培训、产业对接等活动。五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创新中心、标准委等行业组织、平台要充分发挥资源汇聚的优势,构建多领域融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业链各环节深入合作,加强标准制定、提升标准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广泛深入开展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的交流。
“展望未来,我国增材制造产业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将发展增材制造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方向。”瞿国春告诉记者,加快推动增材制造创新应用,行业各界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首先,着力在提升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为纽带,政、产、学、研、用、经协同的增材制造的创新体系,着力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链的短板、弱项环节,推动重点领域产业化。
其次,着力在推进行业应用上下功夫。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重点推动增材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健全增材制造标准体系、检测认证体系,培育增材制造优质服务供应商,提升产业的供给能力。
再其次,着力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利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鼓励具有一定增材制造产业特色优势的地区进一步完善资本、土地等综合配套体系,汇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势企业,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最后,着力在深化国际合作上下功夫。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与国际同行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开拓、资本运营、人才培养等方面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壮大,为全球经济持续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财经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