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位朋友谈工业软件,我忍不住也想说几句。毋庸置疑,工业软件的开发本身特别难。这是共识,我就不多说了。
但在我看来,更加本质的原因可以归结到市场,其次是产品特征,最后才是主观原因。而且,我看到的主观原因不太一样。
市场方面的原因
市场的意义之大,很多人没有充分意识到。市场不仅提供金钱的支持、让软件企业能活下去、能养一流人才;市场还可以提供准确的需求,让产品走向成熟。没有足够大的市场,产品永远做不大。
20到30年前,或许是工业软件竞争的关键时期。但那时,相关市场主要在国外,中国对工业软件的需求很小。
我经常说起一件事:汽车行业是带动工业软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CAD这类设计软件。这类软件的具体用户是谁?是设计师。那时的中国汽车业搞设计吗?
人都不喜欢用二流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对可靠性的要求很高。因为一旦软件出了毛病,很多工作前功尽弃甚至有严重后果。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又可以搞到国外的成熟软件,谁会用国内不成熟的软件? 所以,中国市场不大,却差不多给国外垄断了。
我注意到:中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往往是“做项目”,而不是“做产品”。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黑瞎子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市场不够大、更不稳定。有时候,一个项目做完了,短期内找不到第二个用户了。怎么办呢?人总要活下去啊,就得改行做别的事情。这样,“项目”就变不成“产品”,也难以走向成熟。
软件产品的特殊性
制造业往往是挣辛苦钱,每生产一个产品都要付出劳动和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便宜,可以导致物质产品的价格便宜。所以中国的制造业相对容易发展起来。
软件就不一样了:不论你卖多少份,研发的成本都是一样的。我国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就难以存在了。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中国做工程的公司(如MES公司)多、做产品的公司少:如果人们对软件的个性化要求低,用户就直接买国外成熟产品了。而做工程,自然也是个辛苦的事情。
在工业软件要做大事,就需要优秀的人。需要给钱多才能把优秀的人留下来、吸引过来。谷歌、华为、阿里等莫不如此。但是,工业软件行业生存都难,靠什么“给大钱”?
过去,有些国企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真正的突破特别难。虽然政府愿意花大价钱引进高级人才,但经常会“千金买驴骨”——真正的千里马反而不愿意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还不是理想的市场经济:市场被关系分割,用不用你的技术、给不给你钱,往往不是产品质量因素决定的,而是非技术因素决定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能拿到钱的往往就是被称为“社会活动家”的学术大佬或有背景的人,靠的就不是产品本身的过硬。靠大佬干活?大佬擅长是写论文、做报告的、拉关系呢的,怎么会干活? 所以,人才队伍也是跟不上的。
我国工业软件领域的企业往往都不是太大。生存压力很大。工业软件要做大,首先是要让认真干活的人有生存空间(我就认识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的生存空间大了,才容易发展起来。
主观方面的原因
我谈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也是从用户端来谈。
我国工业软件的市场小,一定程度上是企业本身就不重视。当一个发展中国家处于跟随阶段的时候,对设计研发、产品质量的重视度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业务重心就不自在这里。
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最重视的是成本、其次是产量。这个时候,他们对工业软件的需求就不强。按照我经常的比喻:叫花子对御厨没有需求。
久而久之,企业的管理者和其他领域的专家,根本意识不到工业软件的重要性。你说的多了,他们会认为你有私心、瞎吹牛——就像“扁鹊见蔡桓公”上说的那样。搞软件的人常常是“地命海心”: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未来的希望
当然,未来的希望还是有一点的。
首先是我国的市场在变大,人们的意识也在改变。
其次是,贸易战会给国产工业软件带来有些正面的好处、军民融合也可能能走出一条路子。
第三是华为、BAT这样的大民企,有了搞工业软件的经济实力。
第四种可能是靠“开源软件”,给国外的某些竞争对手釜底抽薪。
第五种可能是软件与人工服务的结合,发挥我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当然,前提是市场能够做到优胜劣汰,而不是相反。这一点就要看国企改革的发展情况了——因为国企是高端工业软件主要的市场。有钱的国企也应该多担负一些社会责任,对国产工业软件多给点机会。如果没有改革的推进,工业软件会像国足一样令人失望。
(蝈蝈创新随笔(ID:guoguo_innovation),作者郭朝晖,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