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遭遇“寒流” 亟待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

工业机器人既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近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持续下行,不仅直接影响该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和市场供给能力,而且深度影响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增长潜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环境更为复杂形势下,工业机器人产业持续下行,将进一步动摇投资信心,增加市场不确定性。由此,中国电子学会进行专题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国家统计局8月份数据表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降幅进一步拉大,这是自2018年9月以来,连续第12个月同比负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世界机器人2019(World Robotics 2019)》,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近8年来首次出现下滑,比2017年减少1%,而同期全球销量增长6%,欧洲、美洲和日本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形势表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遭遇“寒流”,凸显供给领域过于单一、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供给模式不可持续等困境,亟需在供给侧发力,拓展产业新增长点、推动企业合理布局、加快升级供给模式、培育优质产业生态。

图1 2018年以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变化(单位:%),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一、产业发展成绩显著

(一)多年快速增长奠定产业基础

自2016至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7万多台增加到14万多台,年均增长超过40%。自2013至2018年,我国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4万台,占到全球市场(42.2万台)的36%,超过欧洲和美洲总和。

图2 2018年工业机器人销量排名前15市场(单位:万台),资料来源:IFR,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二)技术研发与应用不断突破

近年来,我国陆续攻克了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部分难题,相关技术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的自主研发水平,以及制造工艺的自主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国产工业机器人已经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诸多种类,2018年应用领域涉及国民经济47个行业大类和126个行业中类。

(三)经济社会效益广泛彰显

随着技术成熟度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工业机器人显著促进了应用行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提高。无论是在电子、汽车等传统应用行业,还是在五金、卫浴、建材、家具、铸造等新兴应用行业,工业机器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治理环境、改善生活品质等方面,工业机器人也展现了独特功能,例如推动塑料、橡胶等行业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食品、药品等行业提升产品安全。

二、供给侧面临三方面挑战

(一)供给领域严重依赖少数行业

近年来,电子、汽车、金属加工(含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是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前三大应用领域,销量占市场总额超过七成。长期依赖个别行业,致使工业机器人产业深受这些行业波动影响。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和汽车行业的销量分别为4.5万台和3.2万台,同比分别下降8.4%、25.4%,金属加工业(含机械设备制造)的购置量同比下降了23.4%。这些重点应用领域的需求同时大幅下滑,导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呈下行态势。虽然工业机器人在橡胶、塑料、食品等行业的销量有所增长,但是这些行业的需求规模有限,难以改变工业机器人产业整体下滑态势。

(二)供给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由于自主核心技术较少,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含量低、产品低端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占机器人整机成本超过60%,长期严重依赖进口,由此国产工业机器人很难大批量生产,且产品成本居高不下,附加值普遍偏低。企业收益不足,又会进一步减少技术研发投入,削弱了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目前,无论是核心零部件还是整机市场,外资品牌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在高端领域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以我国汽车行业为例,发那科abb、安川、库卡等外资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八成,国产品牌不到二成。

图3 2018年国产和外资机器人本体应用占比,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三)供给模式缺乏可持续性

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多数还停留在系统集成应用层次,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集中度低、规模小。这些企业的业务主要集中在3C、食品制造、金属加工和塑料及化学制品等中低端应用领域,低价倾销、无序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企业生存困难。与零部件和本体环节相比,系统集成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技术壁垒不高,但是竞争激烈,缺乏与上游企业的议价能力。同时,受技术、工艺等限制,业务的横向和纵向拓展都存在瓶颈,企业后续发展空间受限,难以快速成长。

三、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以量质兼优为目标拓展产业新增长点

一是深入分析电子、汽车、金属加工等传统应用行业,围绕其转向高质量发展需求,比如新的零部件及增长较快的新能源汽车等,找准工业机器人新的结合点和发力点。二是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关注仓储物流、面向消费端的应用等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赛道,及时调整业务方向,提高企业服务社会需求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三是研究协作机器人、多关节型、应用于装配作业等不同种类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表现,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在细分领域实现逆势上扬。

(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企业合理布局

短期内,国内企业可以寻求差异化发展,扬长避短找准市场定位。比如,研发制造更加安全、小巧、灵活的协作机器人;基于集成领域带动本体销售,通过改造通用型机器人的软硬件,短平快解决问题。着眼长远,国内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必须向中高端领域进军,打破国产品牌低端、低效、低利的重复供给怪圈。一是聚焦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紧跟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工业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和平台进展,及时更新换代、全面升级;三是探索自主创新之路,争取“弯道超车”,并开拓欧美、“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

(三)以全产业链为方向加快升级供给模式

国内企业应立足现有业务,继续巩固和扩大在中低端市场的份额,在此基础上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比如集成应用企业,可以发挥渠道、价格、人才等本土优势,进一步提高产品设计、工艺理解、客户沟通等能力,收获更多下游产业红利;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在装配、拣选、焊接等中端领域优势,并向喷涂、视觉监测AOI等高端领域渗透。有条件的企业应着眼于建立全产业链,重点依靠关键技术突破,向“核心零部件生产+本体生产+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转型,并加强技术研发与输出,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建立起富有活力、良性循环的供给模式。

(四)以增强合力为重点培育优质产业生态

加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指导,调动政产学研资用等相关方的合作积极性,促进研发、制造与应用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多维联动,提升发展合力。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技术路线图,明确技术发展步骤、研发攻关重点以及产业化路径。指导企业和地方政府投资,避免产能过剩导致重复建设和低价竞争,同时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改变研发投入不足状况,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品牌,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CIE智库)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2024压轴大展|上海发那科邀您共探大湾区工博会
  • 24-11-20
  • 扫地机器人常见的润滑问题
  • 24-11-20
  • 马自达工厂升级的秘密:ABB全新数字化喷涂雾化器惊艳全场!
  • 24-11-19
  • 客户案例 | EGU智能电动机械手用于功率模块检测
  • 24-11-14
  • 无尘室?机器人工业?新方案?——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 24-11-12
  • 8年应用验证:这个供能方案轻松应对SCARA机器人作业
  • 24-11-05
  • 展会预告|川崎重工与您相约第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24-11-01
  • 世赛金牌的肯定|上海发那科赋能智造生态型人才培养
  • 24-10-31
  • ABB推出高上漆率喷涂雾化器,助力打造高效喷涂车间
  • 24-10-31
  • 小笨智能 打造工业智能搬运新时代
  • 24-10-31
  • VECTOR银奖之临工重机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让车轮尽情转动
  • 24-10-30
  • 史陶比尔机器人应用于飞机部件自动化检测
  • 24-10-28
  • 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坐标系检测与还原
  • 24-10-25
  • 电子垃圾重生记!ABB与Molg共同打造机器人微型工厂
  • 24-10-25
  • 库卡携全新KR C5 micro-2控制器亮相2024上海工博会 以AI驱动行业新发展
  • 24-10-25
  • 焊接机器人如何实现移动供电和精准移位?
  • 24-10-24
  • 库卡案例 | KUKA.FlexPal协助BONY SAS提高耐火砖处理量效率
  • 24-10-21
  • 热烈祝贺库卡中国与亚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7
  • 构建PCB智造新生态 | 上海发那科与建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1
  • 德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创纪录
  • 24-09-29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