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3D打印技术,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3D打印还能进行假体植入,像关节那样正常活动,你听说过吗?23日,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唐康来教授团队带着数年精心研发的十八种生物智能制造产品亮相制博会,展示“生物智能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
首个具有生物功能的距骨假体“亮相”
今日上午,S3006“生物智能制造”展厅被围得水泄不通,“这些生物材料以前只在科幻电影里看到过,想不到还能亲眼看。”前来参展的王先生激动地说。上游新闻记者看到,这些产品中,有世界第一例3D全距骨假体植入手术时所用的距骨假体,也有已研发成功,尚未用于临床的月骨假体、桡骨小头假体以及骨盆假体。更有意思地是,除了成品,团队还展示了制成这些产品的原材料,看似简单的合金,其中包含了十分复杂的工艺、工程、生物学原理。
“这是世界第一例3D全距骨假体植入手术时所用的距骨假体。”唐康来教授指着一个展品说,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备生物功能的距骨假体。对于距骨脱位,按照传统治疗法,就是给患者装上硬骨头,起到支撑作用,但以后走路会动作僵硬。因为距骨和胫骨远端、腓骨下端共同组成踝关节,成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它作为七块跗骨中第二大跗骨,具有承重的功能。这么一块特殊骨骼如果发生塌陷性坏死不仅影响机体的承重,还要影响整个脚部的运动功能。
未来生物3D打印将替代组织或器官
据唐康来介绍,要让距骨假体能像关节那样活动,表面就必须光滑,其柔韧性也要与周围骨头相匹配。那么距骨假体该怎么生根?传统方法是放入骨髓泥,让骨头连接起来,但这并未变成一体。他们创新地在假体上设计了很多微孔,并在微孔里填入加了生长因子的骨泥,这些骨泥就像营养物,能促进骨头生长。同时将距骨周围的肌肉缝合在假体上,形成完整的骨头。其骨科运动医学中心完成了世界首例3D打印的个体化全距骨假体植入手术,通过打印出来的假体连接下肢和足部重要枢纽,具有生物学功能,可帮助患者恢复行走。
据了解,这项世界前沿技术得到了多家科研机构支持。由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等十个单位协作攻关才得以运用。此后,唐康来及其研发团队成功实施了20多例3D打印假体植入手术,研发出腕月骨、桡骨小头等18个3D打印系列产品。
“3D打印运用到医疗领域是一个渐进过程,目前是打印具有生物功能的骨与关节假体,最终目标是生物3D打印替代组织或器官。”唐康来表示,目前最难攻克的就是生物3D打印阶段,因为这个阶段仍然存在重大的技术挑战,比如高分辨率细胞沉积、可控细胞分布、3D结构复杂组织血管化、3D结构复杂组织神经支配等问题。“生物智能制造”这个听起来十分科幻的概念,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