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有点酷炫 福特将扫地机器人变成了代步工具

【编者按】把扫地机器人变成代步工具?可以,这很福特!!!


如今,要想完成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你可以选择共享自行车、XX平衡车或者XX电动滑板车,当然还能腿儿着。而车企呢,虽然是造车的,但同样在为大家想办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事,要不然他们怎么向「出行服务提供商」靠拢呢。

最近,福特直接在集团内部搞了一次「Last Mile Mobility Challenge」,翻译过来叫「最后一英里挑战赛」,就是想让员工们集思广益,设计出自己心中的个人交通工具。结果,大伙儿热情还真高,挑战赛共收到了来自员工们的633份作品。

扫地机器人?滑板车?

最终,Kilian Vas 的作品脱颖而出,他是一名工程师,做了一个名为「Carr-E」的小车,它长下面这样:

从外观上来看,Carr-E 神似一个扫地机器人,而它的体积又和轮胎相当,正好能放进一辆福克斯的备胎槽。它的最大承重是120公斤,续航里程是 22 公里,极速 18km/h,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既能载人,又能拉货。

怎么用?当然是人站在上面了……下面视频给你详细解释;

它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

汽车一样是四轮设计,还用上了汽车上的超声波雷达!

Carr-E 的设计者Kilian Vas 说:「我特别想设计出一种装置,但不仅限于普通滑板。福特是一家车企,同时也在向出行公司进军;另外,我们的 Henry Ford 老先生也致力于变革人类交通,这两点都激发了我的灵感。」(应该给这个员工多发点儿年终奖,接受采访都像在做 PR)

另外,值得一看的还有 TriCiti,它是福特欧洲做车身结构的三名工程师的作品。它同样可以载人、载货,也可以折叠起来轻松放进汽车后备箱。TriCiti 的续航里程为 30km,极速是 20km/h:

好吧,其实就是一个折叠电动三轮车。

除了上面介绍到的两种个人交通工具外,还有一个终极版的: eChair 电动轮椅,它的作者是福特比利时 Lommel 试验场的工程师,它能够以全自动的方式把自己装进后备箱里。

不过,这些产品目前仅仅是原型,福特暂时还没有把他们量产出来的计划。当然,如果来自群众的呼声特别强烈,他们应该会考虑的。

买大车送小车,可能吗?

车企热衷于未来出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次福特直接在公司内部发起了一次新造车运动,就是为了畅想一下未来的个人交通工具,but,这么做的意义在哪儿?

我们都知道,车企的本职工作和最大盈利点依然是造车。无论他们做了多少智能出行项目,都是围绕车展开的,这次福特的「Last Mile Mobility Challenge」,算是对个人交通工具的一次尝试。在有了成熟的个人交通工具产品后,就可以搭配整车出售,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出行解决方案」,和其他竞品形成差异化竞争。

其实除了福特之外,其他车企也想过买大车配小车的点子。比如,当年本田为了卖 City 车型,还同步研发了 Motocpmpo 摩托车,它重 42 公斤,搭载了 2.5 匹的发动机,大小刚好能放进 City 的后备箱,俗称「本田小板凳」。

有意思的是,City 的热卖并没带动小板凳的销量,后期小板凳大批挤压。反而是小板凳停产之后,才火了起来。(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另外,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奥迪基于 Q3 打造了一款「Connected Mobility Concept」概念车。在车的后保险杠内,有一个「抽屉」,可以放下一个电动踏板车。它既能当做电动踏板车使用,也能帮用户载货,通过和智能设备连接,可以自动跟随用户前进。当然,也是没有量产计划。

如果你想到了其他一些例子,欢迎补充~

相对于现在汽车的产品形态来说,这种买大车送小车的概念还是有点「超前」。即便是现在车企想把个人交通工具加入车内,恐怕我们还得等上几年,因为汽车的研发流程非常复杂,周期较长。不过一向「求稳」的车企会这么干吗?不一定。

还有一个问题:往车里加这么大一坨东西,占用的空间太大了。我们前面提到的 Carr-E 是放在了备胎的位置,但是如此一来备胎就没地方放了。如果非要以「前装」的方式加到车里,或许大空间车型才更配得上它们。

其实并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个人交通工具,在很多人看来,车企这么干就是多此一举。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个人交通工具的不同理解和应用场景,即使真的有某个车未来会搭着个人交通工具一起卖,恐怕也是众口难调,很难符合每个人的需求。不过,看见车企们在尝试不同交通工具组合出行的可能性,我们还是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无尘室?机器人工业?新方案?——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 24-11-12
  • 8年应用验证:这个供能方案轻松应对SCARA机器人作业
  • 24-11-05
  • 展会预告|川崎重工与您相约第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24-11-01
  • 世赛金牌的肯定|上海发那科赋能智造生态型人才培养
  • 24-10-31
  • ABB推出高上漆率喷涂雾化器,助力打造高效喷涂车间
  • 24-10-31
  • 小笨智能 打造工业智能搬运新时代
  • 24-10-31
  • VECTOR银奖之临工重机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让车轮尽情转动
  • 24-10-30
  • 史陶比尔机器人应用于飞机部件自动化检测
  • 24-10-28
  • 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坐标系检测与还原
  • 24-10-25
  • 电子垃圾重生记!ABB与Molg共同打造机器人微型工厂
  • 24-10-25
  • 库卡携全新KR C5 micro-2控制器亮相2024上海工博会 以AI驱动行业新发展
  • 24-10-25
  • 焊接机器人如何实现移动供电和精准移位?
  • 24-10-24
  • 库卡案例 | KUKA.FlexPal协助BONY SAS提高耐火砖处理量效率
  • 24-10-21
  • 热烈祝贺库卡中国与亚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7
  • 构建PCB智造新生态 | 上海发那科与建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1
  • 德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创纪录
  • 24-09-29
  • 达明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登录中国台湾兴柜股票市场
  • 24-09-29
  • 节卡机器人工博会精彩纷呈
  • 24-09-27
  • 仅占工业机器人销量比重的10%,协作机器人仍是“掘金地”
  • 24-09-27
  • 协作机器人内卷?谁在不走寻常路,迎来高光时刻!
  • 24-09-27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