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内劳工已不再是可随意榨取的工人,随着人工成本的升高,已经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代替人工。
富士康如此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富士康CEO——郭台铭曾经总结过富士康成功的关键有四点: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即找到美国苹果、芬兰诺基亚等大客户,并利用中国低廉而勤奋的劳动力生产。不过,如今这个成功模式可能走到尽头,因国内劳工已不再是可随意榨取的工人。
近年来,伴随着富士康高速发展的同时,这种压榨廉价劳动力而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成功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在2010年发生的连续十二起员工跳楼事件和深圳富士康13名年轻员工患白血病事件,这些都与富士康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超时加班有关。除此之外,“厂妹”和员工斗殴一直都是工厂内部无法根除的现象。
除了工厂内部出现问题之外,现在富士康还遇到了时下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用工难、用工荒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特别是在中国沿海地区,比如深圳。在2012年深圳工厂员工的人工费(包括社会保障费等)为每人 6563美元,比2008年增长了70%。面对沿海地区人力成本的上涨,全球电子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正逐步将生产线往大陆转移。重庆、成都、郑州、贵州相继被富士康相中。
即使如此,富士康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郭台铭表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单调重复、薪资低的装配线工作,使得富士康难以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工人。旧的发展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而解决劳工问题的另一个方法是,提高自动化程度,让机器人代替人工。郭台铭曾在2011年公开表示,富士康要在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 10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的工厂,这也就是所谓的“百万机器人计划”。但是,富士康推进机器人的进展并不像之前郭台铭预计的那样顺利。富士康研发的机器人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机器人的不稳定、精确度乏善可陈,很多复杂的工序,如擦亮iPhone的金属外壳,仍需要人工操作。
不过,即使“百万机器人”计划受挫,富士康面临日益增长的人力及生产成本,并没有放弃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方向的努力。
由于大陆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富士康投资40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在美国建造机床自动化生产工厂和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主要从事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制造,全力支撑企业未来自动化转型步伐。
2015年,为了加速企业自动化转型,郭台铭在年度大会上宣布富士康将于2020年实现30%自动化。此外,富士康也准备开始向大陆地区的其他制造商出售其自主研制的机器人Foxbot。
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称,该公司的中国工厂,包括在深圳的工厂,已有5万台可操作的工业机器人,以及数十万件自动化设备。他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在其中国工厂至少增加1万台机器人。不过,到目前为止,郭台铭在2011年设立的“百万机器人计划”的目标还没办法完全实现。
今年年初时,郭台铭曾表示,富士康将继续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的投资。戴佳鹏领导的团队将专注于如何进一步加强装配生产线的自动化,这也是大部分制造商所需要的。同时,富士康也在密切关注电子制造行业自动化装配方面的任何技术突破。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富士康和阿里巴巴分别投资20%的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子公司,已于6月下旬推出全球第一款可以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人“Pepper”。软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将和阿里巴巴以及富士康共同构建一个框架,联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扩展机器人产业。
富士康的自动化探索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过作为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它对自动化探索所做出的努力也给众多企业敲响了“机器换人”的号角声。有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广阔,“机器换人”会深入到各行各业。因此,自动化转型应该是未来众多企业发展的目标。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