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的重视与日俱增。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无论是面对各级领导者,还是身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当中,习近平对创新念兹在兹,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就科技创新而言,我们有历史的教训,也有近年来发展经验的总结。
在现代工业革命之前,中国曾经长期居于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一系列技术创新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国家在技术创新的助力下快速崛起,而中国则止步不前,落于人后。
1870年以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次不穷,同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显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滚雪球式增长。研究显示,18世纪以前的千年时间,欧洲国家人均年GDP的增长速度只有0.05%,也就是说要经过1400年左右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而18-19世纪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缩短为70年;到20世纪,年均增长提高到2%,是工业革命前的40倍,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时间只需35年。
上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内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实现了科技水平整体跃升,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后又加以系统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简而言之就是“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明显。我国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就是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同时重视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的创新。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