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德国机器人杀人的新闻时常在公众号和朋友圈中爆发,又恰逢股市大跌,因此营造出一种极为诡异和恐怖的气氛。实际上,大家在网上可以搜到不少有关宝钢、鞍钢等大型钢铁厂钢水泄露或爆炸造成现场工人致死的案件。其实,正如图灵机器人CEO俞志晨所说,德国机器人杀人其实就是一个机械臂的典型事故。
无论如何,事故也好,炒作也好,机器杀人肯定是人之过,人类不必恐惧机器人,而是应该反思人类自己。机器人目前还是一种工具,就像汽车也是一种工具一样,汽车遵守交通规则,但是机器人需要遵守的规则在哪里?
机器人突然“出手”,这是弄啥嘞?
据《美国联合通讯社》报道称,这位22岁的男子是德国萨克森州某生产线承包商的员工。大众发言人海客•希尔维格称,该男子当时正在大众汽车的新生产线上安装机器人,期间被机器人“抓住”并被按压在金属板上,最终因胸部遭受严重瘀伤而死亡。
希尔威格说,这个机器人在整件事情中没有出现技术故障,也没有遭到损坏。
他将此事故归咎于“人为失误”而不是机器人。“机器人可以被编程并在装配过程中执行多种任务……工厂的机器人通常会在生产基地固定的区域内运转,抓取汽车零部件并操作它们。”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检察机关已经就事件原因启动调查。检察官正在考虑是否提出指控,但指控对象目前还难以界定。
翻译风波
这条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伤亡案件在国内却引起一场翻译风波。
《汽车商业评论》发表文章表示,我们看到了英国《金融时报》官方中文版本——FT中文网的“辟谣”。这则新闻实属乌龙。
英国《金融时报》原文为:The 21-year-old contractor was working with a colleague to install the machine when he was struck in the chest by the equipment and pressed against a metal plate. He later died of his injuries. 文中 struck 应翻译成“撞击”而非“抓住”——该技术人员是在安装机器人时受到机器人撞击胸部,再被压在铁板上伤重而亡。原文报道对此的解释是工业事故,而非机器人“故意”杀人。
FT中文网称此事为“脑洞太大的翻译错误”,而这样的谬误,或许并非翻译者“脑洞太大”,实是专业水平不过关及缺乏责任心。
但其实外国不少媒体选用了“grab”一词,朗文词典对该词的解释为:to take hold of ( a person or thing ) with as sudden rough movement, especially for a bador selfish purpose. 中文即“抓取、攫取”的意思。
无论如何,归根到底,这是工业事故!!!请不要再冤枉机器人了。
机器人杀人史记
1978年9月6日,日本广岛一家工厂的切割机器人在切钢板时,突然发生异常,将一名值班工人 当做钢板操作,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
1989年,前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古德柯夫和机器人对弈,古德柯夫连胜3局,十分得意地宣称机器人的智力是斗不过人类的。就在这时,悲剧突然发生了。恼羞成怒的机器人向金属棋盘释放了高强度电流,恰巧古德柯夫正把手放在棋盘上,这样,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代国际象棋大师死于非命。
机器人杀人解秘
据调查发现这些事故有的是因为愚昧的机器人不能识别人类和工业品,偶然的失误导致人类成为 牺牲品;有的则是因为机器人过于智能化,具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一时冲动对人类造成伤害;还有的是因为机器人受外来电磁波的干扰,内部已编好的程序发生了紊乱,以致机器人动作失误而杀了人。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器人杀人事件已经鲜有报道,专家们逐步找出一些机器人失控的原因,并对造成失控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修正。但借鉴历史,许多潜在的隐患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机器人的现实威胁
在意大利港口城市热那亚的加斯利尼儿童医院,一个叫“交通员”的机器人护士正式“上岗”了。这 个机器人护士在病房内发送药品和床单等物品,同时也负责收集病人的病情记录。它还能根据情况得体地与人对话。当一名儿童挡住去路时,它用亲切的口吻说:“请注意,我得过去!”但是,这名儿童并未让开。于是,它的口气严肃起来:“最好让我过去!”儿童仍对此置之不理。这下它的口气强硬了:“怎么,要不要躲开?我得工作!”这是比较原始的机器人护士了,科学家为了机器人护士能够更好地看护病人,给机器人护士开发出人类的简单的智慧和情感软件,这样一来,机器人对那些不听话的病人有时就免不了会大发脾气,从而可能导致出人意料的攻击行为。
而美国科学家甚至宣布他们发明出了一种依靠食肉产生能量的机器人,食肉机器人能够利用细菌分解食物,并将之转化为电能。这个机器人的最佳食物就是肉类,虽然发明人保证不会出现这种机器人到处追杀人类的情况,但我们真的难以担保它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对人类下手。
黑色闹剧引发担忧
互联网上就这名工人死亡充满了各种黑色闹剧,但人工智能安全性问题仍然引起质疑。得知机器人杀人后,许多网友不约而同想到了好莱坞系列科幻影片《终结者》。一名网友评论道:“《终结者》所预言的机器人崛起已经开始。”
硅谷技术分析师保罗•萨福说,由自动化装备导致的致命事件可追溯至几十年前,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发生过自动化组装生产线的事故。
特斯拉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是对机器人安全性持质疑态度的代表人物。马斯克曾警告,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未来机器人自主决定屠杀人类。
1月份,马斯克还曾向未来生命研究所捐赠 1000万美元,资助他们研究人工智能的安全性。该研究所的目的是确保人类对人工智能始终拥有控制权,确保机器人不会毁灭人类。
汽车工业是当前机器人应用最为密集的产业,有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把轻型协作机器人投入生产线与工人一起工作,一些机器人的设计也考虑到了安全性,譬如在周围有人接近时,机器人会自动停止工作。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去年说,它计划使用更多机器人,应对新工人短缺和今后几年即将迎来的大批工人退休潮。
那么,问题来了!《终结者》中有自己意志的机器人离你有多远?
人类什么时候能够拥有电影中那些各具神通的机器人?机器人是否会在未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或者威胁人类的生存?让小编还你一个真实的机器人世界:
购物:每周你给你的机器人100比特币,结果它却买回来10粒摇头丸和一张伪造的匈牙利护照,你不得不去警察局把它“捞”回来。这并不是科幻小说。
今年初,瑞士的一个研发团队“!Mediengruppe Bitnik”发明了一个自动化网络购物机器人程序,并将其安装在一个机器人身上,称为“随机暗网购物者”,该研发团队要求机器人每周从在线市场随机购买商品,于是就发生了以上的测试结果。这个“胆大妄为”的机器人确实也被警察带走了。
专职司机:谷歌完全无人驾驶车正等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批准,一旦获准便可马上路测。曾在谷歌担任建立“谷歌大脑”重任的吴恩达评价称,过去几年里,计算机视觉获得了大大的进步,开始区分事物,识别出各种图片间十分微妙的差别,甚至有人已经着手研究让计算机识别漂亮的图片与不漂亮的图片,这就自然给自动驾驶汽车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发展提升。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也已落地。
即时翻译:2014年5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的会议上,微软展示了一款可以实时语音翻译的人工智能程序,一名研究人员用英语与一名德国的同事通话。
帮你练级,打游戏:2014年1月,谷歌斥资4亿英镑收购了位于伦敦的Deepmind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最擅长的是,能够让计算机学会49种不同的电子游戏。而且在超过半数的游戏中,计算机熟练到可以击败一个专业的人类玩家。
厨子:当然早在2009年,机器人就已经会煎蛋了,还会做传统的薄煎饼。机器人在东京举行的国际食品机械与技术展上还大秀了一把制作日本传统薄煎饼的技艺。
近未来环境下,机器人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多少男孩儿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大黄蜂、霹雳五号或者机器猫那样的机器人朋友,能陪自己上学上班兜风泡妞,或者有一个“我的机器人女友”那样的机器人,永远不会给你发好人卡……
现实是残酷的。现实不给你大黄蜂,只给你个能自己变成一辆玩具车的小机器人。好消息是,虽然变形金刚不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因为没人会需要一辆能变成巨型机器人的跑车),但是《星球大战》里的C-3PO或者《哆啦A梦》里的机器猫基本上是一定会出现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