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是馅饼,不是陷阱。”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全国3D大赛上的巧妙比喻,引起台下观众的热烈反响。
卢秉恒表示,当前正是3D打印技术投入的机遇期,3D打印“不是炒得过热,而是对其认识不足,我国很多部门还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扩展阅读:3D工业打印机最新技术与应用专题
在他看来,3D打印目前正在从起步期过渡到发展期。该技术在中国进行产业化后,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的组合,都可能面临深度调整。
两年前,曾有人问,3D打印技术能否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当时觉得要慎重。”卢秉恒回忆说,“但现在往回看,3D打印对各种产品的整体设计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有可能就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是最符合德国工业4.0理念的一项技术。”
他以美国为例介绍说,美国通用公司利用3D打印技术,将原有20个零件的发动机喷嘴集成一个零件,仅这一项就减重25%,使发动机的效率提高15%。
对此,卢秉恒表示,过去,一代发动机的研发需要几亿美元甚至十几亿美元,现在一个零件就能推动新一代发动机的发展。
根据卢秉恒给出的数据,预计到2021年,全球3D打印技术的直接收入将达到108亿美元。到2030年,3D打印技术的延伸效益将达到6000亿~12000亿美元。
很多国家已经看到3D打印技术带来的产业发展契机。美国总统奥巴马近一两年来5次提到先进制造技术,其中增材制造位列第一。韩国政府不仅成立3D打印工业发展委员会,而且规划到2020年培养1000万人掌握3D打印。
韩国为何出台如此重大的国家决策?卢秉恒解释说,韩国认为自己在IT产品领域的地位受到中美两国的动摇,因此“要抓住下一个机遇——3D打印”,力争让培养出的1000万人在社会各领域都能应用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可以培养全民创新精神,尤其是青少年,如果从小接触创新设计、机械制造,那么将对中国发展实体经济和培养创新思维有着深刻的意义。”卢秉恒表示。
近年来,我国在飞机大型钛合金主承力件打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的钛合金整体框、C919接头窗框等金属零部件,引起世界各国关注。但我国在3D打印技术的产业发展方面,还尚显不足。
“中国的3D打印技术起源于高校,后来产业发展的资金基本上都是依靠自我积累,因此3D打印产业发展非常缓慢。我们的3D打印设备企业总量仅为跨国公司的2%~3%,服务型公司的规模也基本相当于国外的几十分之一。”卢秉恒指出。
为此,他建议,在制定中国增材制造路线图时,应积极吸引我国金融界参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如果两者脱节,新的技术就得不到很好地发展。”
“现在正是3D打印投入的机遇期,必须抓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观望,也不能懈怠。”卢秉恒呼吁道。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