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应用将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能推动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将带来一场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机器人能够如此有效地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力难题,大批引进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更何况,比人更稳定、可靠的工业机器人也能够促进多年来一直说的产业升级换代,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3年,中国每年机器人进口量平均增幅达36%。而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较2012年增加了近60%,排第一。第二、三位分别是日本和美国。这也大大超乎业界之前的预计。尽管由于中国的制造业体量巨无霸,目前的机器人存量还不够,也比不上老牌的工业机器人强国日本,不过势头迅猛。而德国劳动研究所(IZA)所长早前就撰文称,这是中国的远大抱负,也挑战着西方国家。的确,在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大国中,也看不到中国以外的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名字,像是印度,去年的购入量就只是一千出头。
但机器换人在解决劳动力问题,捍卫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同时也带来了两大世纪难题:
教育难题:机器人也需要人来操作维护,这又是一场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艰难赛跑
其实,机器人也会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准确说是劳动者素质的错位。机器人需要高级的技工人才进行维护,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而这两者无疑都是稀缺的。不过,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个世界难题。对此,一篇名为《人类仍是自动化的主人》的文章就说得很透彻,该文章把机器人时代称之为相对于电力、内燃机带来的工业机械化后的“第二个机器时代”。文章说,过去我们强调对事实的记忆,以及执行详细指令的能力,这种技能曾经很有意义。但计算机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得很出色了,而且进步越来越快。因此未来我们必须革新教育,并促进终生学习。人类在第二个机器时代将扮演重要角色。但许多公司在寻找所需不同技能层次的雇员时遇到困难,这表明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而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预测就是,发展中经济体将有9500万人因低技能而失业。
的确,人们对机器人的期许就是,把那些脏活累活,机械得很的活都交给机器人去做,而解放出来的人类去从事更加高端的岗位,不那么累,技术含量更高,幸福指数也更高。不过,倘若教育跑不赢技术的话,那么一切徒劳。目前中国引入的机器人总量不多,许多企业也遇到到招人难题,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相应人才来。当然,目前,职业教育的推进政策是个利好,不过依然让一些教育专家担心,这些职业学校是行政导向而不是市场和就业导向,培养不出市场所需要的人。
分配难题:收入分配可能更悬殊,如何让更多人享受到升级版世界工厂好处是个大疑问
机器人高工作效率,意味着会淘汰很多人。同时,按照目前国内的经验,除了高级技工外,机器人也需要普通工人配合操作,不过这个工作技术含量极低,两天培训就能上岗,可替代性简直百分百。这些情况就意味着那些低技能工人面临的更低收入或者失业困局,而且这个群体为数不小。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德国劳动研究所(IZA)所长所说的那样,“(中国政府)希望看到薪资水平增长,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国内消费,还因为这将意味着中国企业为全球市场生产更先进的产品。经营大规模的组装工厂不再被视为确保中国经济未来的可行途径。为了实现目标,中国需要训练有素、待遇丰厚和干劲十足的工人。使用机器人从事繁重低级的工作符合这一战略。”
但是理想归理想,机器人的普及是否让低技能的穷人更穷也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议题。美国两位大学学者就认为,生产力的提高或许会让后代的处境总体上变得更糟。工人被机器人取代,他们的收入也将转移到机器人的所有者手里,这些工人多数将“被退休”,他们的存款想必会比年轻人还少。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将降低,因为年轻人再也无法承担相关费用;对机器的投资也将减少,因为整个经济中的储蓄规模也将缩减。
也就是说,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到底是只让一部分人享受到而扩大贫富差距,还是让大部分人都能够分一杯羹是机器人被广泛使用后的一大议题,而这又牵扯到对于低收入低技能或者失业人群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技能培训问题。
中国成为工业机器人全球第一大买主的速度很快,许多分析都认为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举动。尽管目前机器人运用还是更多集中在汽车工业和合资企业,不过走势看好。解决劳动力短缺和升级产业结构的设想都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只是,如何做好技术教育和收入分配是两道重要的议题,技术发展的成果应该让更多的人尝到。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