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逆风正是起飞时:看焊接装备的数字化与智能化

  【编者按】“逆风正是起飞时”需要攻克的重点难题也正是我们面对的巨大开拓空间和发展前景:积极促进焊接热源的创新发展 ,积极促进焊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持续发展 ,积极促进焊接装备产业的科学发展。


  近年来,以高性能、高效率为 目标的各种类型的复合焊技术成为改善工艺和产品质量为目标的热点。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由新原理、新装备支持的焊接新工艺正在迅速形成。(参阅新型激光焊接技术为中国战机推波助澜

  1.积极促进焊接热源的创新发展

  例如,近年来对激光-电弧热 源、激光-搅拌摩擦、等离子-电 弧热源、电弧-电弧热源等多种类型的复合焊接热源与焊接工艺的 着力关注,其实质是改善单一热源在能量分布与冶金过程中的局 限性,而使复合后的热源获得原 来不具有的效果和优势。 这一进展已经或将会以焊接工艺与装备集成的特点,使得焊 接“控形、控性”目标的实现走 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并对当前迅速发展中的高强、超高强材料的焊 接需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的技术支撑。

  大家知道,现代控制理论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结合,已能够通过“源”的能量输出形式的变化赋予“弧”的新的热特性和力特性,由此涌现出一系列“受控”条件下的弧焊新工艺。例如,通过对接头成形与热输入的定量分析来选择金属过渡的形式;多热源复合在提高焊接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又如,对于船体甲板、舱壁、壳体等结构的T型梁,采用传统GMAW焊时是双面坡口焊接,当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时,可以无坡口实现全熔透焊接,焊丝消耗可减少4至7倍,甲板焊接变形程度减小2/3。可见这些新工艺、新装备的深度开发及其推广应用已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课题。

  经20多年来的推广,使焊接与切割等工业机械人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广泛应用,我国已成为世 界焊接机器人需求增长率最高的 国家之一,去年的销量达到2.26 万台。

  2.积极促进焊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持续发展

  自2004年以来,国内焊接 机器人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40%以上,2011年增长率达到 51%,焊接机器人新安装量达 到23000台。国际机器人联合 会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 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近两年,一方面由于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了加工企业的盈利空间,另一方面对制造效率和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迫使大量的制造企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型。 至今,我国工程机械等 行业的“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等产品的年 产量已超过万台以上。 徐工、中联、三一等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具有特色的中厚板钢结构件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100台以上焊接机器人),打破了国外公司对焊接自动化技术的长期垄断。手工焊的焊接速度难以超过每分钟500毫米,而先进的自动化焊接已达到了每分钟几米甚至十几米。 由此,就会提出金属在高速熔化、物化反应、凝固结晶等新的焊接冶金问题;就会提出对焊接过程组织、缺陷、应力状态等的控制问题; 就会提出焊接过程各参数信息的获取、分析及其与质量的关联问题;就会提出新的高效、高能量焊接热源及其“弧-源”协同问题;就会提出新的装备如何满足新工艺的需求问题。

  “逆风正是起飞时”上述需要攻克的重点难题也正是我们面对的巨大开拓空间和发展前景。

  必须认识传统焊接的“经验”制造与现代的先进制造之间的区别。并积极推动焊接工艺、焊接装备和焊接材料之间建立起“精量化”的联系,促使传统焊接制造过程由部分定量 + 经验试凑的模式向基于工艺与质量“数据库”的在线优化与监控模式的转变;

  3.积极促进焊接装备产业的科学发展

  实现从传统焊接的“控形”加工向 具有接头性能预测和参数调控能力的 “控性”技术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着力攻克“弧-源”能量传递形式、焊接热循环和焊接材料冶金过程控制、焊接结 构应力状态对其服役性能影响等基础技 术研究的难关,进而推动具有机理和规律支 撑的、可定量预测和控制的新一 代焊接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体系 的形成,积极促进焊接装备产业 的科学发展。至今,我国虽为“焊接大国”,但仍 缺乏“大国”应有的实力。我们已经看到,现代装备的使役正趋向各类“极限”工作 环境,而且进一步提出了长寿命、高可靠 的要求,这些需求的挑战正颠覆和转变着 “焊缝成形美观”这一传统的焊接质量评 价观念。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无尘室?机器人工业?新方案?——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
  • 24-11-12
  • 8年应用验证:这个供能方案轻松应对SCARA机器人作业
  • 24-11-05
  • 展会预告|川崎重工与您相约第7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24-11-01
  • 世赛金牌的肯定|上海发那科赋能智造生态型人才培养
  • 24-10-31
  • ABB推出高上漆率喷涂雾化器,助力打造高效喷涂车间
  • 24-10-31
  • 小笨智能 打造工业智能搬运新时代
  • 24-10-31
  • VECTOR银奖之临工重机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让车轮尽情转动
  • 24-10-30
  • 史陶比尔机器人应用于飞机部件自动化检测
  • 24-10-28
  • 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坐标系检测与还原
  • 24-10-25
  • 电子垃圾重生记!ABB与Molg共同打造机器人微型工厂
  • 24-10-25
  • 库卡携全新KR C5 micro-2控制器亮相2024上海工博会 以AI驱动行业新发展
  • 24-10-25
  • 焊接机器人如何实现移动供电和精准移位?
  • 24-10-24
  • 库卡案例 | KUKA.FlexPal协助BONY SAS提高耐火砖处理量效率
  • 24-10-21
  • 热烈祝贺库卡中国与亚威股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7
  • 构建PCB智造新生态 | 上海发那科与建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4-10-11
  • 德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创纪录
  • 24-09-29
  • 达明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登录中国台湾兴柜股票市场
  • 24-09-29
  • 节卡机器人工博会精彩纷呈
  • 24-09-27
  • 仅占工业机器人销量比重的10%,协作机器人仍是“掘金地”
  • 24-09-27
  • 协作机器人内卷?谁在不走寻常路,迎来高光时刻!
  • 24-09-27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