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中国工具企业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口了大量高端数字化工具制造专用设备。据海关统计,从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累计进口量接近2,400台。进口这些设备的企业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与中国工具企业大约各占一半。如今很多国内工具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已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当。那么中国工具企业如何走的更远呢?
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指出,今后5-10年是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最后机会,错过了时机,将对长远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经济学家的这些判断,对于工具行业同样适用。这次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对中国工具企业也是最后的机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但怎样才能确保成功呢?
须缩小企业在研发和服务方面差距
近年来,中国工具企业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进口了大量高端数字化工具制造专用设备。据海关统计,从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累计进口量接近2,400台。进口这些设备的企业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与中国工具企业大约各占一半。如今很多国内工具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已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当。于是,用户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工具企业的装备条件改善了,但在高端刀具的供给能力上与国外同行差距仍然很大,原因何在?
该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发展商端刀具的瓶颈所在。最近十年,国产高效刀具从很低的起点出发,逐年增长和进步,成绩是明显的。但与此同时,广大工具企业通过十年来的实践,也终于认识到:发展现代高效刀具,如果仅仅依靠提高装备水平和制造能力,而不同时提高综合开发和服务能力,就不可能大规模进入现代高效刀具市场,充其量只能零敲碎打地做一点进口替代,难以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缺乏为用户提供延伸服务的综合能力,是中国工具企业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必须下决心解决好。
从墨守成规向开拓创新转变
影响中国工具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实践证明,不是客观的物质条件,而是经营者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
当前,中国多数工具企业仍以生产低端制造业使用的传统标准刀具为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使企业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也没有树立为制造业提高效率服务的观念。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这种无所作为的观念,才能真正进入现代高效刀具的发展轨道。
传统工具企业进入高效刀具发展领域的入门第一课,就是要彻底改变几十年如一日无所作为的状态,从主动跟踪了解市场动态开始,把企业的市场定位和自身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做好发展现代高效刀具的每门一功课。这是获得成功的必修课。
发达国家的一些老牌跨国工具企业历史悠久(如Sandvik已有150年历史,Kennmetal和OSG也有近80年历史),但仍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兢兢业业,锐意创新,不遗余力地跟踪用户需求、优选目标市场和完善企业建设,不懈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各跨国工具集团纷纷对不同经济体、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复苏情况和发展前景开展调查研究,调整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
现以KennmetalGN公司与著名工业咨询公司HISGlobalInsight合作研究危机后制造业市场变化为例,介绍跨国工具集团如何跟踪市场动态、调整发展战略、完善企业运行、开拓发展空间的一些做法。调查研究的结果使肯纳公司深信:危机后其主要目标市场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巨大,而且其中主要行业今后五年的增长潜力也很可观,这大鼓舞了公司领导层对发展前景的信心。调查还发现,从全球角度来看,今后五年新兴经济体(告别是中国)的增长速度将大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因此开拓市场的重点应向亚洲和中国转移。
根据调研结果,肯纳公司总裁针对优势行业和优势地域,重新调整了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并根据新的发展战略,调整企业承包的技术创新重点,优化经营管理体系,重组销售网络等。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和正确及时的战略战术调整,使肯纳公司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取得了销售收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利润率超过危机前37%的骄人业绩
当然,以中国工具企业(包括中国最大的数控刀具供应商株洲钻石)目前的发展水平,与肯纳这类跨国工具集团还不在一个层次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借鉴他们的孜孜不倦的开拓创新精神。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