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币值坚挺、原材料上涨等因素,近年来中国等亚洲新兴国家的部分制造业开始外迁。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国家开始了“产业空洞化”之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说“产业空洞化”是国际分工的必然,发达国家不可能大规模回归传统制造业。
在举行的产业空洞化“制造业的隐忧”分论坛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华为集团、三星电子、格力电器等亚洲制造业高端企业领袖却认为,无需对“产业空洞化”谈虎色变,但中国企业应该加速转型升级,尽快形成自己的竞争内核。
所谓产业空洞化,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仅在国内或本地区留下一个空壳,导致国内或本地区投资不断萎缩,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增长放慢;另一种情况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没有核心技术,形成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其后果是国际贸易条件恶化,技术上受制于人。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给当前中国制造业现状打了80分。她认为,制造业空洞化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我认为企业在开始建设的阶段没有着眼于做好企业长期发展规划,所以‘空洞化’是必然的现象。”
董明珠举例说,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都很恐惧。“实际上,更多的企业在低端,给别人贴牌,所以被别人左右。”她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依靠给别人贴牌的企业碰到了前期没有预计到的困境,很多企业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无奈离开或关闭的。”
对中国面临的“产业空洞化”忧虑问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说,我们的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一些企业实际上只是国外企业的生产车间,被发达国家所绑定或者控制,盈利水平和能力受到严重挤压,绝大部分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碎片化”,这是中国早已出现的“产业空洞化”。
林左鸣还指出,中国在成为所谓制造业大国的过程中,大量资本由境外流入,因而抑制了本土金融服务业全面发展。同时,由于失去了自主研发、复杂产品集成、营销服务等核心环节,使得信息服务业也同样受到了抑制,加上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成为中国产业始终难以摆脱低端的重要原因。
“中国不必对一些低端加工业外流和所谓的‘产业空洞化’紧张。”林左鸣认为,理由一是所谓“产业空洞化”是国际分工的必然,二是发达国家不可能大规模回归传统制造业。
他认为,中国要解决产业空洞化问题,应对方式是加速转型升级,快速形成自己的竞争内核。一要围绕金融、信息服务业、前沿和高科技产业形成整个国家产业的“元宝曲线”。二要大力发展广义虚拟经济,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三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形成中国的竞争内核,这可能和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有一些趋同,但具体内容会有所区别。
“新的技术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给中国带来了弯道超越的机遇。”林左鸣说,或许过去更多的是非竞争式的互补,今后则多半是竞争性的互补,但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形成自己的竞争内核。
“如果中国形成自己的产业内核,人家不愿意把低端制造业转包出去,中国倒是乐观其成,完全可以把低端制造业转包出去,则胜算在谁一方是不言而喻的。”林左鸣乐观地认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