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机器人产业云集上海 市场爆发式发展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销售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国内需求量大增,形成对国内、国外产品一并通吃的局面。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粗略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机器人2.34万台,同比增长130%;进口金额5.28亿美元,同比增长69%。2011年进口机器人3.8万台,同比增长62%;进口金额8.6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4%。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接受采访时指出,廉价的劳动力大军,曾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动力,而眼下的劳动力已不如往昔那麽庞大,也不像曾经那么廉价。面对这种情况,制造商们不惜重金购置机器,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另一方面是想生产质量上乘的产品。这样的变化,对於那些习惯了不用与中国企业在高端产品市场竞争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而言,将会构成日渐强大的挑战。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拓展,最早始于外资企业。1997年,发那科机器人进驻上海;2000年,库卡机器人自动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早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主要在汽车领域。上海通用汽车、广州本田等,发那科机器人是主力;而德国大众、奔驰、宝马等汽车公司,则青睐于库卡。

  一份即将正式完成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制造业升级要求趋于强烈和机器人价格下降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市场的机器人需求正快速上升,预计到2014年就将成为“全球最大”。

  上海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聚集区,有可能在这一波“爆发式发展”中占得先机;但上海的机器人产业眼下基本由跨国公司主导,本土企业还很弱小,发展环境也存在一系列缺陷。

  市场潜力巨大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不久前发表《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交织着现实叙述与浪漫预言的这篇报道中,作者认为:机器人将与3D打印、新材料等结合,推动制造业大转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何时发生,报道并未给出答案,但机器人蜂拥进入中国企业,却已是事实。

  过去半年里,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深入研究着一个课题:上海智能机器人产业如何发展。根据他们即将完成的报告,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区域市场,近5年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增长了2倍;未来3年的安装量预计将再翻一番。

  课题负责人王迎春博士告诉记者,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中国企业拥有的工业机器人明显少于制造业强国;绝对数量上,机器人在中国的“人口”仅为日本的18%、德国的35%;而在有代表性的汽车产业,每万名工人的机器人配备量,中国更只有日本的1/14,德国的1/11。

  王迎春说,国内劳动力和机器人成本的一升一降,已使得机器人的投资回报周期显著缩短,与此同时,国内制造业对技术进步的要求正迅速提升,这两方面成为中国机器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市场潜力巨大。增长的需求不仅出现在电子、汽车等“精密制造”领域,也不限于拥有强壮灵活机械臂的高端机器人,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粮食、建材、化肥等行业,低端搬运机器人的需求增速甚至更快。

  据科学学所调查,上海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拥有一批整机生产、解决方案设计和配套服务企业,人才团队、技术储备和产业配套条件在国内都相对出色;但若深入解析上海的这个产业,诸多问题便浮现出来。

  本土企业挤在下游

  上海的机器人产业目前基本被跨国公司牢牢掌控。

  世界四大机器人整机企业——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和德国的库卡,其中国总部或机器人总部都在上海,上海的产量其实是他们的产量。

  王迎春说,机器人产业的特点,是龙头企业占据上游,主导核心技术,提供核心部件如“大脑”、“心脏”和“关节”,或自行制造整机;而产业链下游会聚集起一批企业,向“龙头”购买关键部件,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做配套加工和服务。

  目前,上海发育出了30多家本地的中小型机器人企业,绝大部分正是背靠跨国公司做着下游配套,具备整机量产能力的凤毛麟角。

  不过,本土企业虽然“低端”,但还有钱可赚。科学学所的调研发现,他们虽然只能吃到大蛋糕的边角,但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大步快跑,眼下日子不难过,也没太多危机感。

  但好日子也许不会太长。由于竞争加剧、利润收窄,龙头企业正尝试跳过下游企业,直接面对用户。据分析,几年后这种趋势可能越发明显。而且,上海本地企业面临的国内同行竞争也在加剧,比如重庆、广东、山东、辽宁等都已提出“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在长三角地区,一条“环上海机器人产业带”正开始浮现。诸多国内竞争者的优势在于,当地制造业趋于集中,他们有紧靠客户群的种种便利,而且多项成本低于上海。

 错位竞争也得抓紧时机

  虽然有分析认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受制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难以“自主”;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报告认为,技术与产业并非单向的“因果关系”,建议先建立产业化平台,扶持自主品牌整机企业,以规模化应用带动持续研发,寻求技术突破。

  机器人技术,上海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一定研发实力,不过这些研发零散、不连续,且局限于实验室;而有影响的本地大企业对自主研发热情不高,目前在做产品自主研发的是一些中小企业,尽管发展势头不错,但关键部件几乎全靠进口。因此,上海迫切需要建立大型整机企业来牵引产业链,有效整合国内的各方力量,推动机器人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研发。

  王迎春表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实践性技术,应用是技术进步的动力。据他观察,中国市场复杂,细分程度高;而目前跨国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传统高端市场(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加工等),暂时无暇顾及低端和新兴的市场,这是本土企业错位竞争的机会。但一旦传统高端市场增长放缓,跨国企业转而寻找新增长点,这种机会可能就会失去,所以必须抓紧时间。

  科学学所在报告中列举了一些适合本土企业进入的细分市场,如物流搬运机器人、面向工程机械的厚板焊接机器人、智能轮椅等。

  王迎春说,不仅产业界,有关政府部门也要审时度势积极调整政策措施。比如,国内发展机器人产业以往注重引进外资,但事实表明,“市场换技术”似乎并未奏效,因此还得着力扶持本土企业。又比如,现在机器人整机进口为零关税,零部件进口却要缴纳关税,这对国内企业尤其整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利。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2025新年特刊:打造新质生产力,智启未来新篇章
  • 24-12-31
  • ABB机器人宣布AI创业挑战赛获胜者
  • 24-12-31
  • ABB 机器人明星产品闪耀登场
  • 24-12-31
  • ABB机器人2025新年寄语:创新不辍,行稳致远
  • 24-12-31
  • 工业4.0时代下机器人革命:雷尼绍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深度解析
  • 24-12-27
  • 库卡新品 | 3D视觉入驻,智造未来之“眼”
  • 24-12-26
  • 恩福(中国)| 创新HRE型油封,为工业机器人强势赋能!
  • 24-12-23
  • 成功案例 | 坚持打造首屈一指的机器人车间
  • 24-12-19
  • 标杆!节卡机器人携华丽方案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 24-12-19
  • 百篇大象机器人产品科研论文今年发布,全球顶尖学府打Call!
  • 24-12-19
  • 智元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 24-12-18
  • 节卡机器人2025新年寄语:辞旧迎新,感恩前行,共创未来
  • 24-12-17
  • 全新JAKA S系列协作机器人,非凡力控体验
  • 24-12-17
  • 我国首台!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
  • 24-12-17
  • 超酷,能直立行走!成都首个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亮相
  • 24-12-17
  • “车轮上的ReBeL”:igus推出中小企业也能负担得起的移动机器人
  • 24-12-13
  • 未来已来: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 24-12-11
  • 库卡新品 | KR 20 SCARA 海外版----专注中国,放眼全球
  • 24-12-04
  • 库卡推出新品KR SCARA HO,每一转动,皆守食品安全
  • 24-12-04
  • 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海外累计交付超100台
  • 24-12-04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