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有“人”在数十米高空的500千伏线路上行走,请不要惊呼。今后,这样的身影可能频繁出现在高压线路上。近日,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西安交大和南京金思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联合开发的“超高压线路站间自主巡线机器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机器人样机将于今年7月面世,明年投入产业化生产。
常见线路巡查多是肉眼目测
无论是城市上空,还是崇山峻岭的野外,人们常常会看到像蜘蛛网样密集的输电线路。由于这些架空线路长期暴露在野外,受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等恶劣天气影响,加上线路材料老化,常常会出现磨损或腐蚀等损伤。如不及时修复更换,原本微小的破损和缺陷就可能扩大,最终导致严重事故,因此,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定期巡检非常重要。
目前,常见的线路巡检都是靠供电局维护人员用肉眼或望远镜察看。因为受地理环境、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有些隐患也不容易被发现。遇上跨河或者深山中的线路,维护人员常常“无计可施”。记者了解到,正在研制的“超高压线路站间自主巡线机器人”能代替人工巡查,十分方便。
巡线机器人越障自如还能自己取电
记者在研发图纸上看到,“超高压线路站间自主巡线机器人”由两根长长的“手臂”、数据诊断传输系统、GPS导航识别定位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等部分组成。当机器人巡查线路时,在GPS导航识别定位系统的指挥下,它可以用带着滑轮的“手臂”在输电线路上行走自如,遇到障碍物时能自动调整“手臂”翻越,并用所配置的摄像机全程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将检测到的数据和图像,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发送到地面基站。地面人员根据传回的数据,掌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线路设施的损伤、缺陷等故障情况。
南京金思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曙光介绍说,此前,也曾有企业和研究机构研制过巡线机器人,还有一家企业做出了样机,但经过实地试验后,发现了不少缺陷。首先,机器人要工作,必须有电源,原来用的都是蓄电池,更换电池很麻烦;其次,碰到杆塔等障碍物,机器人就会“卡壳”。“公司这次和中科院、西安交大联合开发的机器人,利用感应取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增加了机器人从高压线上自己取电和自如翻越障碍物的功能。”
样机7月出炉,有望明年进入产业化
“按照目前的设计,机器人还不够灵活,如果要它上岗,还必须用高空作业的吊机将它送到高压线路上。”项目负责人透露,他们正在研究如何让机器人能自动爬上电线杆。
据悉,在西安交大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里,这种巡线机器人正在紧张地研制,预计今年7月出样机。根据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机器人巡查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公里左右,每台售价大约在200万元,寿命大约为10—15年。
叶曙光还透露,西安交大已经和河北电力公司签署协议,等样机出来,将会在其线路上进行“巡查试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预计明年将进入产业化。目前,已有广西、四川等地的供电部门前来洽谈购买意向。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