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新松,1931年出生,江苏江阴县人。原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是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在多种机器人研究、开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创建了国家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中心和中科院机器人学开放实验室,建立了机器人学研究及机器人技术工程化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
1941年的一天,一个容貌清秀的10岁男孩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完成小学学业,并欣喜地在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背面端正地写下了一行小字:一个伟人在成长。
这是少年对生命的第一次思索。若干年后,当这位少年已成为机器人研究和开发领域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时,关乎“生命意义”的思考再次摆在他的面前。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解释,蒋新松说,他生命的意义就是为祖国和科学献身。“生命总是有限的,但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和热,这是我的夙愿。我只讲生命的质量,不求生命的长短!”
正因为如此,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蒋新松积劳成疾,66岁就溘然长逝,成为中国科学界莫大的遗憾。
让历史来还原这样一段时间。
1997年3月25日一早,蒋新松从家里赶到研究所,参加总工程师们邀集的6000米水下机器人会议。下午,来到机器人实验室。27日和28日白天,参加国家科委于沈阳召开的征求超级“863”计划意见座谈会。晚上在家修改“关于我国制造业的问题和对策”,直到凌晨两点。29日凌晨4点起床连续打电脑三个小时。早饭后,应邀去鞍钢讲技术改造,却突发心绞痛昏迷,直到晚上十点才苏醒。30日凌晨,他起床修改国有企业科技讲座的题目。上午,他坚持谈“863”计划,被护士劝止。下午2点,心肌严重衰竭,再也没有醒来。
原科技部部长朱丽兰面对蒋新松,从来不吝溢美之辞,“蒋新松绝对是个科技帅才,是个难得的战略科学家。他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一种精神。”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