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要弄清楚“中国制造2025”究竟是什么,得先追溯其根源——德国工业4.0。在国内,工业4.0的热度可以用滚烫来形容。但是,如果你去德国的制造业界问一问,工业4.0的明确定义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一个工业4.0的产品?你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5月初,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这意味着,在过去30多年中,以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工厂,将在未来的10年中经历一场生死考验,或转型为“无人”的机器人工厂,或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么,当下的中国制造业该何去何从?在上周举行的2015中国(上海)智能制造大会暨嵌入式大会上,院士专家们就此话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德国工业4.0:工业精神兴奋剂
要弄清楚“中国制造2025”究竟是什么,得先追溯其根源——德国工业4.0。在国内,工业4.0的热度可以用滚烫来形容。但是,如果你去德国的制造业界问一问,工业4.0的明确定义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一个工业4.0的产品?你得到的回答是:没有。
“德国工业4.0对于德国制造业的贡献目前还没有看到,但这一概念的市场营销却已经可以写入教科书了。”菲尼克斯电气公司副总裁杜品圣直言不讳地说。他用了两个数据来说明这一观点:在谷歌搜索引擎中,搜索“西门子”能显示500万条信息,而搜索“工业4.0”显示的条数是前者的数倍,一家百年跨国企业居然抵不过刚刚出生2年的新概念。
作为一家德国公司的副总裁,杜品圣对工业4.0有着自己的理解:“它没有宣传产品,没有宣传技术,没有宣传解决方案,而是德国工业精神的一支兴奋剂。”创新与质量是德国传统的工业精神,在网络时代面临巨大的成本与速度挑战。工业4.0提出互联网、自动化、智能化,就是试图将成本与速度融入德国工业精神之中,从而重新找回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引领地位。
反观“中国制造2025”,同样希望为正在面临巨大挑战的中国制造业注入新的工业精神。杜品圣将中、德制造业作了对比:“中国制造业在成本与速度上具有优势,但缺少创新与质量。”“中国制造2025”要求工业生产制造自动化和流程管理数字化,就体现了质量提升与创新的理念。杜品圣表示,其中的关键是,中国工厂能否打通生产数据在管理“血管”里不受阻碍地流动,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难点。
机器智慧或将代替人的智慧
“以前中国的制造业与自动化是两张皮,现在要让两者走在一起,高度融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这样描绘“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制造的意义,“它将再造中国工业生产的蓝图。”
在杨海成看来,在“中国制造2025”版工厂中,机器智慧或将代替人的智慧,工业物联网将人与物、物与物连接在一起,让机器与人能够进行交流。他对现在一些工厂弄了几台数控机床就自称为“智能工厂”的行为嗤之以鼻,“这是新瓶装老酒,偷换概念,真正的智能工厂是全方位的。”
互联网是智能工厂存在的一个基础,也是改造制造业的一把利刃。传统的工厂只负责把产品生产出来再卖掉,而互联网却把工厂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面的需求,从而实现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批量生产。这样一来,就能让制造业从现在的集中走向离散,还能有效减少因为产品积压导致的资源浪费。
杨海成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基础研究能力、企业管理模式、工厂智能化水平都是“中国制造2025”需要突破的难题。
劳动力优势转化为高技术优势
“智能制造要结合国情、厂情。”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比较了“美国工业智能制造”“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之后表示,中国流程工业由于原料成分复杂、生产工人流动大,使得生产工艺优化和全流程整体优化更加困难。
柴天佑建议,我国的自动化、计算机、通讯等基础研究领域要积极开展的交叉研究,系统培养交叉学科工程师;那些要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须与科研院所合作,持续进行智能制造研究,而其他量大面广的中国企业可利用现有技术建立云平台。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要转化为高新技术优势,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所在。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