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革命悄然到来

 【编者按】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作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工业机器人已经逐步渗入传统行业,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聘请机器人上岗工作,缓解了用工难、提升了生产效和产能标准化,加速着工厂车间智能化变革的到来。


低成本时代渐行渐远,让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转向逐“高”逐“新”,以“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机器换人”作为再造优势的捷径,并率先品尝到缓解用工难、提升生产效率和产能标准化等甜头,这不仅催热了时下机器人产品市场,更加速着工厂车间智能化变革的到来。

动力转换

“机器换人”大潮将至

广东奥马电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折边机加工过的冰箱外壳边缘锋利,常常将搬运工厚实的手套划破;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通体火红的高温铸件怎样快速取放,一直以来是技术人员难以攻克的瓶颈……不久前,随着数台“蚌埠智造”工业机器人上岗,两家企业生产线上的难题得以解决。

在怀远经济开发区产品展示大厅,园区企业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摆放在显要位置,每一次亮相都会引起参观者的驻足和询问。今年9月,这些机器人装备的制造者———配天(安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再获阶段性成果,承担的“工业机器人”省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

“为企业下一阶段扩展应用领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迈出了坚实一步。”市科技局高新科科长闻建中告诉记者,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在省内具有填补空白、技术领先性质,此次得到省级层面支持,证明了我市机器人研发和制造水平近两年快速提升。

作为老工业城市,蚌埠传统制造业门类丰富,尽管工业装备领域中,直接涉足智能装备制造的企业为数不多,但通过“招聘”机器人缓解用工紧缺、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却并不少见。

“我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以前还主要集中于精密制造、高端制造领域,现在已经逐步渗入传统行业。”市经信委主任吴永彬表示,随着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和产品价格下降,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将是常态,特别是在一些重复性劳动、危险性作业和对清洁程度要求比较高的行业,机器人上岗的步伐更快,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从全国来看,关于智能制造技术的话题当前炙手可热。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并且“第一市场”的地位将得到延续,机器人市场的井喷时代即将到来。

机器上岗

“智慧红利”缓解用工难

“把机器人引入制造业生产线,是我多年梦想。”年君在淮上区经营着一家专业生产重型车轮的企业,多年前第一次目睹机器人作业,便为这些大家伙的生产效率感到震惊,“一台能抵几个壮汉,企业用人减少而生产精细度和效率大幅提升,印象太深刻。”

如今,机器人曾经施展过的“魔法”,正在年君的工厂上演。前些年,趁着企业乔迁新址,他购进工业机器人,结合生产线特点“活学活用”自己改造,将智能应用贯穿车间生产。据他估算,经营规模是原先三倍,自己没有增加一名员工,就实现了产品种类和企业效益的倍增。

机器换人,动力何在?用工难、用工贵是主要原因。

一位企业家以购进一台价值30万元、可代替4名熟练工人的机器人举例,按照每位工人每年成本至少6万元计算,一年多便可收回成本,而且一台机器人一般可使用10年时间,即使因升级改造而淘汰,也能服役3年以上。

此外,机器人生产还会大幅减小车间生产面积,在人机配合作业时提升产能,这对于善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中小企业老板来说极具吸引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考虑人工“无法长时间持续”、“动作不稳定”、“人性的不可控一面”等先天劣势和管理难度,企业家们对“任劳任怨、不求高薪、不会辞职”的机器人更加青睐。在人口红利减退的压力倒逼和自动化浪潮的席卷下,缓解用工紧缺的生产难题,成为企业管理者在招兵买马时选择机器人的一大原因。

然而,常常“以一当十”的机器人也并非万能。虽然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岗位,机器人替代已成趋势,但缺乏决策、判断能力的机器人,注定无法胜任所有岗位,也无法引起人力劳动的快速贬值。机器人进入制造环节,将工人从单调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普工“晋升”操控技工,转战技术要求更高的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人提升素质,员工队伍优化,工业转型升级。

未雨绸缪

分得产业“一杯羹”

由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等相结合的智能制造技术,贯穿企业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制造业的各个环节,正在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据了解,在产业发展迎来利好契机刺激下,国产机器人产业投资热情日益高涨,仅目前勾勒出“打造机器人产业基地”宏伟蓝图的城市就已接近30座。

面对广阔市场空间蕴含的潜力,人们同时看到的是与机遇并行的挑战。近年来,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相关企业奋起直追,但由于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发滞后、产品认知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国产机器人产品附加值低等劣势凸显,在拥挤的低端产品市场,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

智能制造业,已经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随着身后市场的不断壮大,“全球第一市场”热盼具备相匹配的技术和制造水平,值得欣喜的是,这其中也有我市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起跳摸高”的探索实践。

“行业内像‘配天’这样,围绕驱动、控制器、减速机等几大核心零部件同步研发的企业不多。”闻建中告诉记者,作为我市机器人产业的龙头企业,配天(安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从前端技术研发、中间的生产加工、到下游示范应用,已经基本搭建起产业链雏形,虽然目前量产规模并不大,但随着“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装配”和“控制柜生产装配”等工艺流程的不断优化改进,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进一步提升,这一点通过前期广东、贵州两家企业的小试并收到良好反馈就能被印证。

“总体上说,国产机器人与顶尖水平的‘洋品牌’还存在差距。”闻建中表示,从我国机器人当前市场竞争看,外国机器人产品优势明显,而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产业,国产机器人必将经历一个逐步被接受的渐进过程。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工业4.0时代下机器人革命:雷尼绍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深度解析
  • 24-12-27
  • 库卡新品 | 3D视觉入驻,智造未来之“眼”
  • 24-12-26
  • 恩福(中国)| 创新HRE型油封,为工业机器人强势赋能!
  • 24-12-23
  • 海克斯康出席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
  • 24-12-23
  • 全国各省市铸造协会代表参访力劲集团深汕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 24-12-20
  • 成功案例 | 坚持打造首屈一指的机器人车间
  • 24-12-19
  • 标杆!节卡机器人携华丽方案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 24-12-19
  • 百篇大象机器人产品科研论文今年发布,全球顶尖学府打Call!
  • 24-12-19
  • 智元机器人规模化量产
  • 24-12-18
  • 节卡机器人2025新年寄语:辞旧迎新,感恩前行,共创未来
  • 24-12-17
  • 全新JAKA S系列协作机器人,非凡力控体验
  • 24-12-17
  • 我国首台!核心部件100%自主可控
  • 24-12-17
  • 超酷,能直立行走!成都首个人形机器人原型机亮相
  • 24-12-17
  • 海克斯康智能制造中国行走进比亚迪,为汽车技术创新注入新动能
  • 24-12-16
  • “车轮上的ReBeL”:igus推出中小企业也能负担得起的移动机器人
  • 24-12-13
  • 未来已来:2025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 24-12-11
  • 库卡新品 | KR 20 SCARA 海外版----专注中国,放眼全球
  • 24-12-04
  • 库卡推出新品KR SCARA HO,每一转动,皆守食品安全
  • 24-12-04
  • 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海外累计交付超100台
  • 24-12-04
  • 连续11年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新质生产力产业正成长
  • 24-12-03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