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装备制造业强国需以技术为支撑

【编者按】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占全球比重38%。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占全球比重38%。从这组数据来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不过,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困难等问题也依然突出。

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已经将一些发达国家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最上游的角力场转移到了高端、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这让“中国制造”不仅面临着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抢业务的挑战,还必须直面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

如何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已成为“新常态”下继续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命题。

实现“真高端”需提升技术含量

从近年来中国的高端装备自主研发的成果来看,无论是已经成为国内重要出口轨道装备的高铁,还是逐渐成熟的国产北斗导航系统,以及不断创新的国产大飞机,都证明我国在高端装备技术领域有了全面的进步。

但在海洋石油工程装备、机器人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很大差距。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秘书长常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国当前现状及趋势出发,全面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基础支撑、绿色发展”的方针,分步骤分阶段完成从装备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变。

本报记者了解到,针对装备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勾画了“三步走”路线图:到202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二方阵,部分优势产业率先实现又大又强;到203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位居世界第二方阵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强国;到205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世界装备制造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装备制造业强国。

企业以产品为载体转型

“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强重大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要进一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与人才培养。”常义表示,除了技术创新,还须重视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要用精细化管理,挖掘增长的“明力”和“潜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要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上下功夫。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企业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以产品为载体开始转型。

本报记者获悉,国家“十二五”智能装备发展专项——《煤炭综采成套装备智能系统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已经在太重煤机有限公司举行了地面联动验收试车仪式。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煤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克斌告诉本报记者,“实现少人、无人的智能化采矿,是当前国际采矿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套智能成套装备代表着煤炭采掘业的发展方向,也将会提升我国煤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张克斌说,其最大亮点是智能化水平高和成套设备大型化。采煤机重165吨,装机功率2660千瓦,与之相配套的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等也都非常庞大,而且实现了采煤机、液压支架和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据了解,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必然成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沈阳一家制造业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环节和要素上,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制造发展趋势有两大特点:效益化和人性化,这“两化”最终体现为服务。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