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看工具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编者按】工具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要淘汰高耗低效刀具的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制造业急需的现代高效刀具,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生产力。毋庸讳言,这个过程将使工具行业的企业构成,按优胜劣汰的原则,重新洗牌。


  从2012年开始,我国工具行业在经历了连续1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销售形势急转直下,进入了一个多年未见的市场低迷状态。广大业内人士普遍有这样的疑问,这种低迷状态是宏观调控的既定结果吗?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2012年GDP增长率达到7.8%,这个增长率虽为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低点,但从全球看,仍然名列第一。应该说宏观基本面是良好的,但企业却举步维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倍感困惑的是,很多国家GDP增长率远远低于我国,但企业的日子比我们好过,又是为什么? (参阅分析:国内机床工具行业的整体经营形势

  就以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两大经济体为例,全球经济界公认今年该两国复苏势头良好,预测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2.5%以上。大家注意,这个增长率远远低于我国7.8%的水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国家宏观基本面出现一点好转,就会迅速传导到基层每一个领域,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上述种种国际、国内正在发生的的经济现象,往往令人眼花缭乱和捉摸不透,但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只有对这些事实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才能确切的把握住工具行业一年多来形势变化的实质、市场低迷的根源和正确的应对之策。

  一、2012年以来,我国工具企业的运行情况

  2012年以来,我国政府通过主动调控行为,把过快的经济增长指标调低2~3个百分点,调控的目的是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但实体经济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广大企业的运行举步维艰,形成了“宏观好微观弱”的巨大反差。这是当前评估行业经济发展形势遇到的最大困惑。

  我国工具企业的运行情况,是上述宏观、微观指标分化现象的真实反映:企业面对的市场形势,没有实现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的放慢速度、平稳发展的目标,而是全面逆转,出现了高达两位数的负增长。我国刀具市场的规模从2011年的400亿人民币缩减到340亿人民币,同比降幅达15%;与此同时,刀具进口从135亿人民币下降到115亿人民币,同比降幅也接近15%;刀具出口从85亿人民币下降到76亿人民币,降幅为10.6%。

  2012年,在市场总体严峻的大背景下,国内工具企业的表现,不再如高速增长时期,几乎所有企业表现大体雷同的局面,而呈现了较大的分散性。具体来说,少部分工具企业,对市场变动适应能力强,销售业绩基本上能做到和2011年持平,甚至略好于上年,在逆境中显出了真本领。多数企业的销售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也呈现也出较大的区别,在10%~30%之间。

  2012年,跨国工具企业在中国的销售,同样遇到了寒冬,其销售的平均降幅也在15%左右。但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日系企业的销售业绩,优于欧美企业。如:日本OSG、三菱材料等在中国的销售下降了6%上下,而欧美企业的销售下降幅度在10%~30%。初步分析是日本刀具的性价比较优,值得研究。第二、跨国集团在全球或本国的销售业绩,都超过了中国市场。这是多年来中国刀具市场迅速扩张、增长速度连续居全球首位后的第一次逆转。

  如:Sandvik 的刀具部分2012年在中国的销售呈两位数下降,但全球的销售还增长了1%。日本OSG公司在全球的销售增长了3.86%,但在亚洲的销售下降了1.89%,主要原因是中国销售下降了6.5%。这种变化和逆转,值得引起我们认真关注。

  2012年的刀具出口下降10%左右,似乎比国内市场的表现要好一点,但也有两点要加以说明。第一、去年出口新增订单是下降的,实际出口交货较好,有2011年接单而在2012年交货的因素。第二、不同企业的出口表现是不同的。总的来说,大批量低档刀具出口降幅普遍在两位数以上,质量稳定的传统刀具出口和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工业用刀具、特别是硬质合金刀具的出口有上升趋势。

  进入2013年,国内工具市场的总体形势未见明显好转,据工具分会统计,一季度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达15.6%,四月份统计快报显示,同比降幅收窄至11.14%,五月份同比降幅继续收窄至8%,出现止跌回稳迹象。但总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二、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制造业高端市场进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粗放式高速增长的老路;二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是深化完善市场体制改革,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重大决策。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制造业界的广大企业,暂时还没有直接参与或影响这些重大决策的渠道。但这些方向性的决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中长期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广大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结合自身实际,把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满活力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广大工具企业来讲,至少对国家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取向,要给予高度关注,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第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粗放的数量扩张型发展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工具行业大量低档刀具产能,靠国家出口退税维持运转,这种浪费资源的过剩产能,必将在淘汰之列。

  根据美国环球通视(HIS Global Insight)发表的资料,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在2011年占全球比重19.9%,但为制造业服务的工具工业,其主要原材料消耗,高速钢在全球的占比却在50%以上,硬质合金占比40%以上。这种不对称的消耗比例,说明资源的巨大浪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所以,工具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意味着要淘汰高耗低效刀具的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制造业急需的现代高效刀具,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为社会提供最大的生产力。毋庸讳言,这个过程将使工具行业的企业构成,按优胜劣汰的原则,重新洗牌。

  第二、今后10年,我国制造业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步伐。内涵很明确,我国制造业的总体产能过剩,规模不会再扩大,但水平要大幅度提高。因此,工具行业要满足制造业的新需求,不是供应数量的增加,而是服务水平的提高。

  展望今后10年,制造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首先,绿色环保是必备条件。其次,功能上有五大趋势:高生产率、高性能、高柔性、自适应控制和模块化。对刀具的要求是,高性能和稳定性兼备、寿命和效率兼备、切削能耗降低。为了满足这些新要求,工具企业要在刀具系统设计、材料技术和涂层技术方面,有新的突破。技术上若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必将在制造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被淘汰出局。

  第三、工具企业进入现代高效刀具的发展领域,要完成一个角色的重大转变:从简单的刀具供应商,转换成为制造业加工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我们在行业发展战略研讨时曾多次提到,我国工具企业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高效刀具的制造能力有很大提高,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但是,很多企业在供应了刀具以后,缺乏为用户提供延伸服务的综合能力,所以在高端领域,常常是一对一的进口替代多,整块市场规模扩展很慢。这是我国工具企业和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必须下决心解决好。

  这里要强调的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上下游关联企业间服务需求的扩大和提升,将是一个全局性的发展趋势。工具行业的广大企业,在考虑今后的发展时,不要只计算产品生产的增长,一定要考虑到软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可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增长和效益。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除了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导致出口增长受阻,总需求不足,大量制造业产能过剩外,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是一个特别突出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服务业容纳就业人数仅占劳动力总数的35.7%,大大低于马来西亚的60%和美国的81%。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应在50%左右。今后,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从出口和投资转向内需,就要服务业来唱主角。另外,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发展服务业,不仅局限于第三、第一和第二产业中,各企业间由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相互服务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广大企业一定要看清发展趋势,不要放过通过提高服务能力,来推动发展这一新的增长机遇。

  以上三点,归结起来就是,面对当前低迷的市场,广大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不要等待国家出台什么政策来救市。而是下定决心,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向制造业高端市场进军,必将迎来一片新天地。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