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机床行业海外并购市场调研与投资决策研究

  2011年以来我国机床工具企业上市的步伐明显加快,华中数控和亚威股份已相继上市,不少企业筹备上市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与此相反,资本运作的另一个重头戏——海外并购却日渐门庭冷落。罗百辉表示,资本市场是机床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有力推手,但是我们的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审时度势,量力而行。
  过去十年当中,涉足海外并购的企业不计其数,尤其是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均对此兴致勃勃。业内皆知的,有大连机床并购英格索尔、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北一机床并购科堡、上海明精机床并购沃伦贝格以及池贝等。
  多数企业选择低调处理。因此,有人怀疑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效果不佳甚至血本无归。企业之所以低调是为了避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什么麻烦呢?如果国内企业大肆宣传并购成绩,可能招致当地政府的审查,并且抬高后来者的并购成本。
  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姑且不论,但海外并购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事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日前就表示,海外并购的难度与金融危机前期相比越来越大。
  难度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西方发达国家的阻挠。自“巴统协议”至今,发达国家在机床领域对中国的封锁从未停止。眼下,看到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西方国家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国家为了防止给自身经济带来更大威胁,而加强了封锁,控制其企业向外销售是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据了解,日本和欧洲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其二则是出于并购成本的考量。2008年底,天水星火并购法国索玛。据悉,趁着西方金融危机的机会,星火把合同条款订的极为有利,仅用200万欧元就拿下了索玛公司81%的股份,80万欧元就得到了全部技术,这在平时甚至连一台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都买不到。
  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功“抄底”。现在,并购价格越来越高。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即将过去,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人们看到了新一轮的希望。价格高了,自然要算笔投入产出比的账。
  除了眼前的新问题,有些老问题也值得有并购冲动的企业思索。企业跨国并购的目的,大多是借助其平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是,其技术能否迅速转移过来并且被及时消化掉,是值得推敲的。很多时候,跨国并购后产权转移了,技术转移却存在障碍,因为某些核心技术不允许出境使用。比如北京第一机床厂对德国科堡公司的并购案例,科堡很多核心技术,在德国用没有问题,但是拿到中国来就是不允许的,因为当地政府对于哪项技术不准出境使用都有明文规定。类似的规定,在日本、美国也有。
  而从管理上,企业要具备驾驭它的能力。并购完成后,国内企业在享受利益、行使权力的同时,还要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尽到相应的义务。而这些法律法规是否已经吃透,其中有没有陷阱,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罗百辉认为,海外并购对于发展我国机床工具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参与国际并购、借助国际平台,非常有利于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和科技进步水平,有利于参与世界竞争。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北京第一机床厂等企业成功的跨国并购实例也用事实说明了这是一条可行之路。
  眼下,机床工具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条件依然存在,国外机床工具行业的产业特性是主要由小规模企业组成,比如美国40~100名员工的机床企业占总数的60%以上,德国机床工具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为127人,西班牙、意大利、英国、日本等机床工具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也都类似,而且其中有很多的家族企业,抵御经济危机能力薄弱。这些企业技术水平较高,不少具备国际品牌,且并购项目单项投资规模不大,正好符合我国机床工业国际并购的选择条件。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