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市区出发,沿成渝高速公路向东南行驶3个多小时,即可到达有着2000多年制盐历史的中国盐都自贡市。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一行人来到了这座古城。
就是这个偏居一隅、生产贡盐的古老城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可加工大飞机机翼的并联机床。
这是四川长征机床集团公司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新产品。此前,国际上仅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公司拥有此类设备。
微型车间里加工出飞机机翼
长征机床集团的新厂房坐落在自贡市国家高新区。
走进被青山环绕的白墙蓝瓦厂房,只见不同型号的机床整齐地排列在车间里。虽有机床在演示运转,却听不到轰鸣的机器声响。
原来,这里的机床大多封装在三面都有玻璃窗的密闭式空间内,就像一个微型车间工作人员无须直接动手加工材料,通过操控旁边机床外臂上的计算机数据,就能自动加工出客户需要的产品。
其中一台机床的窗内,大红色的机器手正在高速削刮一个约2寸厚的长方形合金板材。被切割的材屑飞溅在玻璃罩内,U形槽、之字槽等已清晰呈现。
“现在加工的部件有什么用途?”记者问。
“飞机机翼的用材。”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回答道,机床的执行机构有6个关节、10个自由度,可实现任意角度的五轴联动加工,能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汽车、发电设备等领域的加工制造。
“这些机床,一部分提供给成都、陕西、哈尔滨等地的飞机制造公司,一部分用于出口。”长征机床集团总经理郑哲勇补充说。
从进口曲轴到出口机床
在另一列机床中,其中一台机床正夹着一个约一尺长的弯曲合金,被头顶几股喷射的水流洗刷着。
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在加工气轮发电机的叶片。
“这是我们与日本联合研制的DMC1000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公司副总经理胥云介绍说,这种机床有8个坐标轴,可实现车、铣、镗等复合加工过程以及任意8坐标五联动,能够一次装夹,完整加工,主要用于加工轮船、汽车等的发电机转子、飞机起落架和铁轨传送辊的高速曲轴。
听到这个介绍,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一位负责人很兴奋地表示,过去调研船舶制造厂时,经常碰到的情况是船等机(发动机)、机等轴。“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曲轴只能从韩国进口。”
胥云说,通过该产品的研制,长征机床集团掌握了高速切削和重切兼顾的机床设计、制造技术,也具备了对加工材料进行智能化冷却、对热不敏感材料位置精度进行修正等能力,还获得了4项发明专利,制定了1项行业标准。
目前,这一产品系列已出口到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长征机床集团也由此成为中国机床行业首家出口重型数控机床到发达国家的企业,预计2012年年产值将超过6亿元。
但是,长征机床集团的技术是自主研发的吗?记者心中不禁涌出疑问。
从技术引进到联合设计
长征机床集团的前身是北京第一机床厂。该厂于1966年部分搬迁至自贡,郑哲勇随父辈到自贡至今已有46个年头。
走在新厂房里,郑哲勇感慨地说:“前几十年,我们利用苏联模式生产机床,到上世纪80年代,生产水平已较落后。”
他指着一台旧机床说,以前生产的机床只能做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运动,加工不了复杂部件,而且要依靠目测和感觉加工,很难精确,根本加工不了精密器材。
自改革开放以后,公司开始与发达国家开展科技合作。“我们现在与意大利、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机床制造商均建立了合作关系。”郑哲勇说。
站在一旁的长征机床集团副总经理谢伟也向记者介绍起了经验:“刚开始合作,我们只是希望花更少的钱引进性价比更高的技术,不敢奢望最先进的技术。所以,当时基本上是就产品谈产品,根本不理解图纸背后的意义。”
“现在,我们与外方的合作主要以联合设计为主,以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设计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如今,我们不再买图纸,而是通过合作,学习到设计思路、工艺技术和管理方式。”胥云说。
郑哲勇告诉记者,现在公司与发达国家合作,共同设计新产品,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随后,记者一行人来到一个有列车车厢那么大的机床前。
机床上方的横幅写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样机。
胥云介绍说,此样机由“高档数控机床与制造基础装备”中的“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研制,不久前通过了国家验收。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