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面向并行CAD/CAM集成的特征建模技术研究(下)

  在我们开发的面向并行CAD/CAM集成的特征造型的原型系统中,采用如图4所示的数据结构描述多视域特征,其基本思想如下:

  (1)实体模型使用基于改进的翼边描述,分为Solid、Shell、Face、Loop、Edge、Vertex六个层次;

  (2)面向应用领域的形状特征用面属性邻接图(FAAG)描述[2],它等同于实体模型中的开壳,面属性邻接图是基于边的凸、凹特性描述特征面之间关系;

  (3)面邻接图共享实体模型中的面;

  (4)系统同时维护两棵特征树:面向设计的特征树和面向制造的特征树,两棵特征树之间的关系描述了两视域间特征的关系。

  设计特征树记录了造型的历史过程和特征间的依赖关系,其根结点是一个基本造型块体,叶结点则是被附加于其上的形状特征;制造特征树的根结点表示零件的毛坯,叶结点则是被加工区域,即加工特征。两棵树通过共享面建立了特征关系图。

  设计视域特征生成是采用特征设计的方法;制造视域特征生成以及特征改变的传播是使用改进的增量特征识别的方法,具体算法如下:

  (1)当设计(制造)特征发生改变(包括添加、删除、参数变化)时,记录由于这种改变而发生变化的面(删除的面或添加的新面);

  (2)在特征关系图中查找与(1)中面相关联的加工(设计)特征;

  (3)查找依赖于(1),(2)中特征的子特征;

  (4)通过几何推理与匹配重构加工(设计)特征树,并修改特征关系图。

  当在设计中添加一个肋Dr2后,改变的面组是,查询特征关系图可知加工特征Mst2发生改变(由于f10被删除,Mst2也被删除),这时根据面组< f9,f11~f15>各面的凸凹连结关系进行几何推理,识别出制造特征槽Mso1(含面f9,f11,f13)和台阶Mst3(含面f12,f15)。制造视中的特征改变向设计视传播的算法与前面类似,如图6中的零件(2),在制造视中删除槽Mso1,面组被删除,查询特征关系图可知设计特征Dr1,Dr2将发生改变,这时根据面组各面的凸凹连结关系进行几何推理,与设计视域的特征相匹配,识别出设计特征槽Dr3(含面f2,f3,f7,f16,f15)。

  4面向并行CAD/CAM集成的特征造型原型系统

  基于前述原理,我们开发了一个面向并行CAD/CAM集成的特征造型原型系统。这个系统的目标是并行CAD/CAM集成系统提供一个基于特征的产品建模环境,要求支持多视域特征建模和转换。

  原型系统是在AutoCAD R14下,使用ObjectARX工具开发的,具体思路如下:

  a.使用Auto CAD的图形界面、图形显示功能和命令交互体系,省去一些基础工作;

  b.由于Auto CAD实体造型功能(包括ARX二次开发能力)有许多局限,因而抛弃Auto CAD原有的实体造型功能,用改进的翼边结构开发了一套实体造型核心(目前只支持多面体造型)。

  在原型系统下的产品建模过程如下:

  (1)特征设计:在设计视域中,使用设计特征造型,所得模型包含被引用的设计特征语义信息、几何/拓扑信息以及相应的尺寸、公差信息等;

  (2)加工特征的直接转换与识别:采用前述的基于增量识别的方式,对产品的设计特征表示中,对可直接转换的特征就直接转换,否则用产品的实体表示结合设计特征树识别出加工特征;

  (3)建立面向制造的产品模型:对识别出的加工特征进行工艺规划,包括确定加工方法、选择机床刀具选择、加工工序的确定等。

  (4)当产品模型在制造视域中发生改变,也将采用前述的基于增量识别的方式,从制造视域向设计视域传播这种改变。

  5结论

  并行CAD/CAM集成的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就是建立统一的产品模型。由于特征兼有形状和功能语义两种信息,因而基于特征的产品建模就成为实现并行CAD/CAM系统信息集成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的特征建模技术对并行CAD/CAM系统的信息集成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讨:

  (1)在并行CAD/CAM集成环境下,特征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活动中,在一定抽象层次上描述产品的信息集或知识,它兼有形状和功能语义两种信息;

  (2)在并行CAD/CAM集成环境下,特征建模系统要支持多视域特征建模和转换,文中给出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是用基于边凸凹特性的面属性邻接图来描述特征,通过特征关系图表达不同视域间特征的关系;

  (3)文中提出使用改进的增量特征识别的方法和直接映射结合的方法,维护不同视域间特征的关系。

  基于文中原理的原型系统已基本建立,今后要在以下方面需进一步改善:

  a.在不同视域间进行特征变换时,约束的传播以及特征的有效性的维护;

  b.进一步完善实体造型的功能,使之能支持持久的拓扑标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设计仿真 | 海克斯康 MSC Nastran 助力沃尔沃重型卡车实现最佳 NVH 性能
  • 24-12-30
  • 设计仿真 | Digimat用于碰撞、冲击模拟热塑性塑料材料解决方案
  • 24-12-30
  • 设计仿真 | Adams_Controls变拓扑分析
  • 24-12-30
  • 生产制造 | 产品加工-EDGECAM 高效自动编程-自定义半自动编程篇
  • 24-12-30
  • 质量管理 | 海克斯康质量管理平台数字化纠正预防措施
  • 24-12-30
  • 蔡司软件 | 高效变形分析能力,满足多行业需求
  • 24-12-25
  • 只需1小时就能找到答案!PolyWorks®助力车企快速解决车门泄漏问题
  • 24-12-24
  • PolyWorks Shanghai 2025新年寄语
  • 24-12-24
  • 圆满收官|2024中国(南京)软件产业博览会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 24-12-23
  • 设计仿真 | MSC Nastran高性能求解计算(一)
  • 24-12-23
  • 设计仿真 | 新版本Dytran 用户子程序调用及案例分享
  • 24-12-23
  • 设计仿真 | Marc流体压力密封渗透功能
  • 24-12-23
  • 生产制造 | ESPRIT EDGE灵活创建3D刀柄刀座文件
  • 24-12-23
  • 质量管理 | 海克斯康数字化质量平台的变更管理解决方案
  • 24-12-23
  • hyperMILL: 可处理任何制造任务的 CAD/CAM 软件
  • 24-12-19
  • Inventor 支招 | 消声器II-模态回避
  • 24-12-18
  • 设计仿真 | 海克斯康VTD智能驾驶仿真方案—Camera
  • 24-12-16
  • 设计仿真 | Adams-Marc联合仿真帮助客户准确模拟车门关闭过程
  • 24-12-16
  • OPEN MIND 2025新年寄语: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发展
  • 24-12-16
  • 设计仿真 | 使用人工智能方法扩充Sabic材料数据
  • 24-12-16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