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浅析国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化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要求其更快地发展。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其快速发展,对国产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如何加快国产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生产,提高其综合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国数控机床发展之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国人面前。

  国产功能部件产业化发展现状

  经过近20年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特别是经过“十一五”的重点发展,国产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生产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群体,为我国中低档数控机床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数控系统、刀库和机械手、数控刀架和转台、主轴单元、滚珠丝杠副和滚动导轨副、数控刀具等国产数控机床关键部件的生产相对主机来说,发展滞后、品种少、产业化程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与国外相比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市场的发展需求,有些产品不得不依赖进口。由于功能部件进口价格昂贵,造成国产数控机床价格居高不下,几乎失去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成为国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瓶颈,严重制约着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前进的步伐。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主轴结构已越来越不能适应高转速、高精度的要求。因而,高速电主轴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国产电主轴技术水平的高低必然影响主机产品的性能和水平。又如刀库和机械手,它是保证加工中心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功能部件,其快速性和可靠性是影响加工中心发挥高效、可靠的加工性能的重要因素。

  我国数控功能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适应性和满足度远达不到市场需求

  从当前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来看,国产功能部件的适应性和满足度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在:

  (1)我国功能部件的产品水平和国外有一定差距。我国目前生产的功能部件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难以适应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速度和技术要求,特别是高档数控机床。

  (2)我国功能部件开发能力较弱,新产品开发速度慢,多数功能部件需要与国外合作开发、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甚至只能组装。虽然这两年形势有显著变化,但高技术、最新型的功能部件,我国尚在研制过程中,市场占有率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2、我国数控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规模小

  据统计我国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功能部件生产企业有70多家,占全部生产企业的10%以下。我国的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出身”有4种:一是从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以技术支撑发展而来的企业,可称为“院所型”。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有一定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有多项技术的发展潜力,但生产手段较弱,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规模,在成本、营销、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距;二是从主机厂逐步“独立”、“分离”出来的以生产某种功能部件为主发展起来的企业,可称之为“主厂型”。这些企业在生产能力、工艺水平和使用经验上都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规模,但由于其与原主机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竞争中往往让用户产生疑虑,影响其市场开拓,同时,其开发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难以形成著名品牌;三是在江浙一带大量涌现出的民营企业,可称之为“民企型”。这些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单一品种为主,如护链罩、拖板、喷油管、排屑器、照明设备等。由于竞争激烈,其质量和价格都能满足中低档数控机床的市场需要。虽然这些品种的高档产品尚不能制造,还需依赖进口,但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我国数控机床目前发展的总体需求;还有一部分外商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生产部分较高水平的功能部件,但批量较小,且没有独立的开发能力,难以成为功能部件的主体和主流。

  3、核心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

  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令人瞩目,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4723亿元,产品销售产值334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和26.0%。2002~2008年中国是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国和第一进口国。但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关键零部件生产依然受制于人,出现了利润不高、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

  4、缺乏高技术含量威胁产业安全

  我国机床出口连年保持增长的喜人态势,不过“量增价减”的尴尬直接反映出我们的技术水平。大量核心技术的缺乏和关键零部件的依赖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机床产业安全。因此,我们需要强化预警工作意识,凝聚行业智慧和力量,维护产业安全。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海德汉携多套解决方案亮相CIMT 2025展会:机床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 25-02-06
  • 22025年刀具企业领袖前瞻展望
  • 25-02-05
  • 盘点!2024年株洲钻石公司“十大新闻”
  • 25-01-26
  • 扎根中国三十年 | 汇聚动能,向新而行
  • 25-01-25
  • 新春寄语 | 瓦尔特:洞悉行业趋势 引领制造未来
  • 25-01-24
  • 株洲钻石公司领导春节前夕慰问困难党员职工
  • 25-01-24
  • 热招 | 助力本地化诚聘装配工程师
  • 25-01-24
  • 观点 | 高端工业母机要向上突破,上海怎么干?
  • 25-01-23
  • 株洲钻石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5年第2次集中学习暨调研成果交流会
  • 25-01-23
  • 30年历史的弗朗顿开放参观日,百年的创新历史
  • 25-01-23
  • 极简增长,产品为王 | 沃尔德董事长2025年新年寄语
  • 25-01-22
  • 通快激光切管机凭什么能在金海兴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 “封神” ?
  • 25-01-22
  • 2024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要闻回顾
  • 25-01-21
  • 马扎克温馨提示 | 春节长假停机注意事项
  • 25-01-21
  • 公司荣获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银牌供应商
  • 25-01-20
  • 凝心聚力,赢战未来 | 力劲集团2025年经营战略大会暨力劲塑机2025春节联欢晚会
  • 25-01-20
  • 案例分享|FORTiS™封闭式光栅如何助力提升精密五轴机床性能
  • 25-01-17
  • 免费下载 | 雷尼绍机床应用程序
  • 25-01-17
  • 共塑未来 | 雄克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 25-01-17
  • “共启新篇章,携手迎未来”—魏因加特纳北京乔迁仪式暨2025
  • 25-01-16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