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过后,世界经济环境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模式也将不再简单重复过去,必将形成一个以高新技术和创新成果为支撑,以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为主导,绿色而高效的现代文明时代。这些变革的迹象,在CIMT2011上有所体现。
从不同角度,采用多种节能减排技术,向观众诠释和倡导低碳的含义和绿色制造方式。传统思维和生产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机床制造企业已经肩负起低碳方式赋予的社会道义和责任,步入边治理边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一场绿色产业革命正在机床行业蔚然兴起。
大家知道,节能环保是现在各国都很关心的问题,欧、美、日本和中国等都有相应的绿色环保规划要求,机床行业也不例外。一些机床制造强国早就有所动作,如2007年欧洲国际机床展(EMO2007)期间,在他们举办的技术讲座中,有一个内容就是关于降低机床能耗问题,提出要制定标准来限定机床的空载功率。这是欧盟要用技术标准限制高能耗机床进入欧盟的信号。现在,机床的能效问题已受到普遍重视,并纷纷研究和落实提高机床能效的各种措施。
去年德国还专门召开了会议来讨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生产技术问题。希望促成用户和设备制造商共同来关注和解决生产能效问题。阿亨大学的WZL通过紧密合作,参与优化这些生产过程的研究工作。德国机床协会(VDW)开展的“蓝色资质运动”,目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制定更加透明而统一的能效评价标准。这些都说明,德国不仅认识到机床能效问题的重要性,而且已经有人和机构在进行具体的研究,在AMB2010展会上有一批高能效机床展出。
高效节能环保型机床越出越多
在今年北京的CIMT2011展会上,展出的高能效的节能环保型机床就更多了。如,日本森精机(MoriSeiki)公司刚在去年JIMTOF2010展会上重点推出的用于替代N系列4个主力机型的X级机床(NLX、NVX、NHX、NTX)首次集体亮相。这种X级机床就是结构更紧凑的节能环保型机床。为了节省能源和资源,他们对原有的N系列的4个主力机型的机床结构分别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尽可能保留重心(DCG)驱动优点的前提下,重新设计了驱动轴的位置,使驱动轴尽可能靠近运动部件的重心,从而变双驱动为单驱动,这样,一个直线坐标就省去一台伺服驱动电机;在NHX系列机床上配用新开发的链式直接交换式刀库,也可省去ATC刀柄驱动用伺服电机;还有,使运动部件轻量化,在液压装置上安装蓄能器,并采用LED照明等。通过这些措施,最终使X级机床节能30%~40%,占地减少20%,润滑油消耗节省约15%,节能环保性能非常突出。
日本牧野(Makino)公司展出的J3系列小型高速加工中心具有高速度和高加速度性能,非切削时间减少40%,循环时间缩短20%,因结构紧凑而节省空间45%。随着加工时间的缩短以及采取自动切断电源和集中供应冷却液等节电措施,可减少CO2排放22%,所以环保性能也大有改善。
马扎克(Mazak)公司也积极推动节能环保型机床的研发,如在机床的生产工序中采取节能、节省资源等措施;在产品开发中,考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开发节省能源的新机型和新功能等。如配有六项智能功能的Integrexi-150和配备了五项智能功能的Integrexj系列复合加工机床,用MazatrolCNC装置可进行对话式编程,从加工准备到完成整个生产过程的时间可缩短约82%,成效非常可观。
中国沈阳机床集团按节能环保理念自主开发的新HTC系列、新HMC系列、新VMC系列、新ETC系列和新AH/AF系列等新五类产品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也是更新换代的产品。这些新一代高效复合机床的加工效率和节能环保等技术性能都有提高,也是环保型产品,如HTC2050i新型车削中心就实现了高效节能,在同等切削条件下可省电2.5kW。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YS3126CNC-CD数控高速干切滚齿机以及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YK83160数控铣齿机,在保证高效、高质量、高刀具耐用度以及高工作可靠性的同时,又因不需要切削液的绿色环保特点而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还有通过创新结构减少用材实现低碳,如天津市津机磨床有限公司的MGK7363数控高精度卧轴圆台平面磨床以及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Y31320CNC6大型数控滚齿机主要结构件采用双层壁的框架结构,通过采用先进的分析理论和计算技术,合理安排机械结构,用最少的材料获取最好的刚度。
如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GDPS系列数控智能电源采用三相全桥受控整流/逆变专利技术,在改善供电质量和提升控制质量的同时,实现了高功率因数和能量回馈,在数控机床节能方面实现平均节电25%的新突破。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静电吸雾装置,对油雾的处理效果较传统过滤式装置有很大提高,有效率达到96%以上,排出的空气基本达到洁净程度,并且回收后的油雾粒子得到重复循环使用。
以上足以说明,节能环保型机床发展势头强劲,绿色制造是大势所趋,这是今后机床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中国机床行业必须尽快跟上。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