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机床强国,排在前面的是德国、瑞士、日本、美国、中国台湾、韩国。其中,中国台湾地区是世界上中高端机床的主要产地,产品设计理念先进、工艺精湛、性能稳定,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在国际机床产业的地位突出。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台湾机床主要集中在台中、彰化、台北等机床产业集聚区,福裕事业股份有限公司、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康百世企业集团、台湾钻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飞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升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机、功能部件和配套件制造商在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
1、研发投入
在德国、日本等高端机床制造强国,有很多企业规模不大,但产值很高。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投入和专一定位。
德国著名的长度计量企业海德汉公司为了提升其高精度可复制的产品技术,不惜工本。上世纪90年代投入2亿多元建了一个生产车间,制造光栅母版以及复制光栅。这个车间恒温,误差为正负百分之一度,三级隔振,振幅在正负一个半纳米。它拥有原子钟以及我国国家计量局不具备的长度传递标准。这些条件是世界之最,使它在机床检测元件领域独占鳌头。海德汉每年研发经费占其销售额的16%。
中国台湾机床行业无论是主机厂、功能部件厂还是配套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在技术上都比较成熟。如福裕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台湾惟一横跨磨床、CNC磨床、铣床、CNC铣床、CNC综合加工机及CNC车床的全系列工具机制造企业,其每个生产环节都有具体的技术规范,工人严格按规范操作,从而缔造了加工性能高效、精确的产品形象。银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这样,选材严格、生产设备精良、质量管理精细,决定了他们在台湾机床传动附件生产上的龙头地位。台湾机床企业的产品,大多定位在量大面广的中档产品上。他们自知高档次机床与德国、瑞士等先进国家的水平有差距,所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中档产品作为发展目标,并不断将规模做大。这几年在大陆销售的台湾机床都属这种档次,虽然性能和技术指标不是最先进,但比较实用,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如康百世企业集团,作为国际知名的液压元件制造商,它的品牌尽管没有力士乐等国际一流品牌那么响亮,但凭借良好的性价比,其液压泵、液压阀、冷却器、回转缸等主要产品已经打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将近一半产量的产品销到了大陆。从普森的主轴,到HIWIN的丝杠、PMI的导轨、再到佳贺的卡盘等,台湾功能部件已成为大陆机床行业采用最多的品牌。
2、专一定位
德国和瑞士机床以各种专用机见长。其精密度高,生产量少,而且很贵,为各种高端客户青睐。德国的企业以专业性强著称。每一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不去做别人已做的产品,且大多数代表了各自领域的技术方向。其中很多企业都有百年技术积淀。
世界最大机床商之一,德国的德马吉公司以做整机为方向。他们用合成花岗岩制造床身,安装孔全部预埋,材料抗震性好,床身全部实心结构,质量大,稳定性好。他们的机床床身,可以在加工中刚度不变。机床必须用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部件组装,才能保证整体上的可靠性。
中国台湾地区面积不大,陆地面积不及湖南省的五分之一,岛内机床产品的市场容量十分有限,因此他们很早就把发展机床产业的市场目标定位在境外需求。早在1994年,台湾就已进入世界十大机床出口地行列,并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2010年产销均已恢复到金融危机前2008年的水平。据台湾机器工业同业公会统计,2010年台湾地区的机床产值为38.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8%,是全球第六大机床生产地区;2010年台湾机床出口已超过总产值的78%,出口额为29.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2%,是全球第四大机床出口地区,出口排名仅次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今年受惠于两岸ECFA协议、日元升值带来的转单效应等,台湾地区机床产销额大幅提高,全年出口额预计突破40亿美元,有望超过意大利成为全球第三大机床出口地。
3、人员稳定
瑞士美盖勒公司专门出品磨床,核心竞争力就是稳定。他们的产品核心部件全部自己制造;工艺、装备和装配检验规程30年不变;员工组成也很稳定,基本在40岁以上。这保证了质量的长期稳定。该公司员工100多人,年产6000多万欧元。
德国经验证明,生产出高档零部件有赖于长期的基础研究。一些通常忽略的情况,在高精度的要求下都需要精细的研究。比如对摩擦的分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对摩擦的估算,需要各种复杂的数学模型。这些都来自摩擦学基础研究的前沿。
再比如,数控机床需要根据温度做出反应,以抵消热胀冷缩的效应。不同材料会有怎样的温度变化曲线,也需要从长期的实验中总结出近似模型。这都需要企业有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科研人才。
4、专业分工
产业链分工协作相互配套是现代科技精细分工带给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台湾机床产业的重要特色。台湾的机床制造生产企业90%以上集中在台中,这里专业配套能力很强,大部分配套件在本地区都能采购到。一个主机厂由几十个甚至更多配套厂提供配套,主机厂紧贴现代制造业技术发展趋势,集中精力于产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产品的装配调试和可靠性试验等;配套企业则根据产业发展前景和主机厂的技术需求,专攻功能部件的研发试验及精益生产,交给主机厂的是成组的部件成品,主机厂不需要再加工而直接进行装配。一些部件的生产也建立在高度社会化分工之上,生产刀库的德大(deta)公司自己就不生产一个刀库零件,全部由协作单位提供,关键零件(如刀套)入厂后100%检查,试验台对刀库进行100万次换刀试验,以确保所生产的刀库在用户手上可靠运行。这种产业结构模式摒弃了机械行业传统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组织结构,将封闭的产业组织转化为开放的协作关系,各精专攻,提升了各自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形成了产业链各环节的小巨人企业。
一台机床往往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配套厂提供配套,如何保证质量和交货期?福裕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经理陈世昌表示,诚信经营将主机厂和配套厂紧紧连在一起。主机厂和配套厂之间的诚信是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起来的。如果配套厂不能保证质量和交货期,就失去了信誉,也就失去了市场。所以配套厂很注重产品质量和交货期。同样,主机厂对信誉好的配套厂也给予支持,有的主机厂老板还出钱买设备给配套厂使用,设备款在货款中分批扣除,做到互惠互利。如此协作紧密、配套齐全的产业链,形成了台湾机床产业集群紧密集聚、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5、高精尖多元化
在世界机床业界,欧洲机床工业凭借高度创新、多元化和精密产品等优势,在世界机床市场中多年来保持领先地位。相对于中国本土公司,欧洲机床主要优势分别是产品质量(73%)、产品创新和设计(70%)以及管理效率(69%)。尤其是在工业品和服务行业,有82%的受访企业认为产品的质量是主要的竞争优势。德马吉、斯莱福临,这些品牌在业内已经耳熟能详,其产品俨然也成为高端制造的代名词。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虽然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世界制造强国有将制造业视为夕阳产业的论调,虽然不可否认世界制造业确实存在梯度转移的现象,但欧洲机床界显然并没有轻言放弃自己在制造业的地位。在熟稔自身特点、坚持自己优势的基础上,欧洲机床界为自己筹措了这样的未来:“建立一个欧洲知识型加竞争力并不断发展的制造业,我们必须在欧洲保护这一主要行业。”同时,他们还充分坚持并扩张自己的优势,期望在高精尖机床制造方面,争取将全球市场占有率提高到80%。
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中国机床行业历经60余年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整体上“大而不强”。中国机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数控化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在高端机床方面,中国一直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特别是从欧洲进口。2010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为52.5%,但比韩国的88%低30多个百分点。韩国产的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档次还略高于中国台湾的产品。而中国台湾基本不做经济型数控机床,但目前我国的数控机床仍以经济型为主,产品附加值很低。
中国台湾的上银、银泰和韩国大宇重工、维亚、斗山等机床企业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跟日本、德国、美国等国企业的沟通也较畅通,而且他们的规模化生产水平也比大陆企业高不少。尤其值得借鉴的是,两地的企业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如台湾企业在研发方面很舍得投入,很多企业都招聘人才专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而韩国机床大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其研发费用普遍占销售额的8%以上。
但是,我国企业也有自身独有的优势,如他们具备多年传统机床生产基础,同时在某一制造环节具备一定的技术积累,尤其是机械部分的铸件/锻件技术的技术沉淀,融资渠道广泛,具备一定传统市场份额与资金积累的企业可以先期组建大企业集团,通过收购、控股的方式吸收和消化国外相对先进技术。因此,我国企业需要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