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机床行业运行经历了较大的周期性起伏变化

  重新步入景气周期近十年来,我国机床行业的运行经历了较大的周期性起伏变化。1994-1998年,机床行业产销持续滑坡,市场容量减少到原来的75%。1995年,机床行业首次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并一直持续了5年。1999年下半年,在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机床行业产销不断下滑的局面得到初步遏制。2000年,机床行业终于出现了转机,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亿元,销售收入175亿元,分别较99年增长20.4%和21.1%,机床行业实现了全行业扭亏。随后的两年,机床行业开始在复苏中逐渐步入景气周期,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2002年,中国机床行业的产值达到250.6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完成利润18.3亿元,较上年增长5.8%。2003年,机床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5月,机床行业产值达到13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行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5.7%和35.6%。

  其中金切机床的产量达到11.4万台,实现销售收入83.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9.4%和37.8%。

  产品结构调整进展明显入世前后,为适应机床消费结构精密化、高档化和成套化的变化趋势,政府提出了以数控机床为重点发展对象和产品结构调整目标的产业政策。数控机床是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机床技术相融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高效、精密、柔性自动化和易于实现工艺复合和信息集成等特点,特别适于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因此早已成为现代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基础装备和世界机床市场的主流产品。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十五”规划指出:到2005年,全国数控机床产量将达到2.5万-3万台,产值达到65亿-70亿元,按价值计,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达到50%。可供数控机床品种要达到2000种,金切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达到40%左右。

  数控机床中,高中档比重由目前的20%上升到40%。数控机床主要产品基本立足于国内并有部分出口。在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形成数控机床主机重点生产企业20-25家,数控配套部件重点生产企业10-15家,成为行业数控机床生产的中坚力量。各重点数控机床主机与配套部件生产企业,基本建成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

  从近两年机床行业实际运行情况看,上述要求的产品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自1999年国家用国债资金支持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后,数控金切机床生产和消费明显驶入“快车道”。1999-2002年的4年中,其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均增幅分别达到34.3%和34.5%。2002年全国数控金切机床产量和消费量已分别上升至24803台和38394台,数控机床的产品发展到1500余种。金切机床产量的数控化率从1990年的2%升至2002年的11%。金切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也由1999年的15%提高到2002年的28%。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的最新统计,2003年上半年,金切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再次上升2.2个百分点,达到30.2%。

  不过与日本、德国等机床制造强国相比,中国金切机床目前的数控化率仍不高,如被称为“数控王国”的日本,2000年其金切机床产值数控化率就已达到88.5%、产量数控化率达到59.4%。因此,从长期来看,数控机床在我国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潜力。预计到2010年,我国金切机床行业产值的数控化率将继续增至45%以上;金切机床消费额的数控化率将达到60%以上。

  利润分布外资和民营企业占大头在机床行业开始扭亏的同时,行业内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相当的变化。一批传统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按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2年,在机床行业重点联系中,金切机床119个企业已有60%以上企业转制为公司或股份公司;原机床工具局下属18个机床重点骨干企业,除个别外,也都转制为了公司或股份公司。

  另一方面,机床行业中,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02年,在500万元规模以上的2200家机床企业中,民营企业有521家,约占25%。由于看好中国长期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一批国外著名的机床制造商纷纷在国内投资设厂。据统计,金切机床制造业的三资企业数量在2002年已增至55个,较上年增长31%。

  从机床行业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分布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到了行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六成以上。据统计,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为159.4亿元,企业占全行业企业的63.6%,实现销售收入143.9亿元,占全行业企业的63.8%。但在完成利润方面,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明显强于国有企业。2002年,三资企业在机床行业的产值和收入占比仅21.4%和14.1%,但实现利润占比却达到36.1%;民营企业的产值和收入占比为15.0%和22.1%,完成利润占比为19.5%。

  造成上述盈利能力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产品结构层次的不同,外资企业起点高、生产装备先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大大优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市场化意识薄弱,经营机制欠灵活也间接导致了企业盈利能力的不佳。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百超天津如何升级,从市级迈向国家级“绿色工厂”?
  • 25-02-21
  • CIMT2025展商风采 | 昂科机床(ANCA)
  • 25-02-21
  • CIMT2025展商风采 | 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25-02-21
  • 30年历史的弗朗顿开放参观日,百年的创新历史
  • 25-02-20
  • 马扎克中国 | 2025上海机床展
  • 25-02-18
  • 关于申报CIMT2025技术交流讲座的通知
  • 25-02-18
  • 【CIMT2025展商风采】迪恩机床(中国)有限公司
  • 25-02-18
  • 31万平方米!CIMT2025将首次同时使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 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
  • 25-02-18
  • 智汇太湖丨第45届无锡太湖国际机床及智能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即将启幕
  • 25-02-18
  • 3月12-15日 雅卓宁波机床展:聚焦产业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 25-02-18
  • 埃马克集团将在现有的管理团队下继续为客户服务
  • 25-02-18
  • 达诺巴特新样本库上线:机加工界“口袋工具”来啦!
  • 25-02-14
  • 它来了!属于达诺巴特的Iphone时刻!
  • 25-02-14
  • ANCA联合创始人Patrick Boland与Patrick McCluskey荣膺澳大利亚勋章
  • 25-02-14
  • CoLab应用案例 │ EZU/EGU电动机械手用于机床上下料
  • 25-02-14
  • 2025中国南通国际 机床激光及智能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 暨2025 数字工厂大会 (南通智造装备展)
  • 25-02-14
  • 2024年金属成形机床累计产量16万台,累计增长7.4%
  • 25-02-14
  • 瞒不住了,孚尔默全新技术将在CIMT惊喜亮相!
  • 25-02-13
  • 客户成功故事 | 与马扎克机床一起,发起“永无止境的挑战”
  • 25-02-12
  • 国际速览 | 意大利机床、全球生物塑料、韩国电池三巨头动态
  • 25-02-12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