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中国机床企业迫切需要“强起来”

  中国机床工业近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的地位已经举世瞩目,但主机发展的高端性及主机与配套的可持续性仍让人担忧。现实的情况就是“大而不强”,改变这一现状将是中国机床工业今后为之不懈奋斗的历史重任。已经出台的《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10~15年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的转变。   

  对于中国机床“由大到强”的话题,显然杨会长观点鲜明,杨会长指出,大是强的基础,但“强”得有强的标准和特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1)创新能力必须有体现,要具体化,重要的是原始创新要提高,占主导地位,不能只是技术引进消化的集成创新;   

  (2)高端机床占比有较大的提高,目前中国机床还是中低端为主,高端机床仅5%,只有提高到20%~30%,才有“强”可言;   

  (3)基础研究必须与产业发展有较深度的融合,目前中国机床的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支撑与结合不够,特别是机床的可靠性问题直接折射着基础研究的薄弱;   

  (4)专业、专用机床的自主研发、生产和应用领域需要不断扩大,比如电子工业装备先进检测设备、热加工专用设备等,我们还做不了,国外也不卖给我们;   

  (5)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支撑要有比较高的满足度,不只是数量而是要有品质和水平的满足度;   

  (6)要有较高的标准、实验和检测的能力,只有在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才有话语权,我国机床的实验平台还比较欠缺。   

  中国机床工业目前是很大了,由大到强的实现不可能再走行政的老路,这需要由市场来促进竞争,培育企业,政府要支持也有限制,是可以逐步发展起来的。   

  不可否认,中国机床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一枝独秀,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机床工业进步飞速,那么中国机床工业是否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杨会长说,所谓国际竞争也包括国内市场的竞争,因为中国的市场已基本上是国际市场,大部分国际机床企业都在中国有产品销售,所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有一定基础毋庸置疑。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在高端处于劣势,进入国际市场,我们在中低端有优势。但总体来看,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还不理想,靠数量和价格显然不可持续,在技术水平不够的情况下,靠低价的不规范竞争还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回报也是很低的。理想的竞争条件还需要建立在产品质量、应用领域和高水平人才上。   

  对于中国机床市场所谓的“一枝独秀”,杨会长特别指出,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我国机床产能的严重过剩,这其实不都是好事,如果什么产品都有市场,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这方面有鲜明的例子,如风机、光伏产品这些新兴产业一枝独秀却严重过剩的问题,必然对市场前景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谈及我国机床现在有什么可以竞争的领域时,我们有的机床企业在技术上已经有突破,能参与国际竞争了,比如济南二机床的汽车冲压生产线,通过自己的研发和创新,把产品做的很好,在国内外有几十条生产线,美国本土的福特汽车已经采购应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才是国际竞争的样子,从而也可以避免国际反倾销。总体而言,我们的机床企业可以参与国际竞争,但在高端市场竞争还不主动,需要加强。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机床进口依然保持主导地位,中国机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路径也迫切需要瞄准这一巨大市场,才能真正实现由大到强的目标,那么如何走才是最合适的路径?中国机床企业要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做哪些努力呢?未来中国机床企业“由大到强”的战略如何走?这些问题都一直在困扰我们,特别是目前我国机床进口近50%,进口替代这个大市场确实不能忽视。杨会长直言,这两年中国机床进口占比很高,增速也还在提高,花钱不少,我们在产业链高端一直很被动,这跟我们的创新能力不足和发展路径密切相关,我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中低端为主的路线,过去我们主要靠技术引进包括购买工厂来获得技术,这种做法已经很难有显著效果,现在的竞争大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已经成为国际机床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我们机床规模的庞大让国外机床企业也担心,对技术封锁比较严格。   

  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自我创新能力的增强,其一,就是要扎扎实实把基础性研究工作做好,拥有自己的实验平台和先进的研究中心,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其二,一定要对用户工艺需求深入了解,否则无法在高端市场解决用户的高难问题,我们现在的产品应用窘况是,不少国产设备只用来做粗加工,国外设备用来做精加工。问题在于我们对用户产品加工的材料、形面、精度要求,包括刀具和卡具都研究不够,现在的用户更需要的是,在高端加工上有“一条龙”加工解决方案的交钥匙服务;其三,就是可靠性问题,这是国产设备在用户中的最大信任危机,没有一定的可靠性保证会耽误用户生产,造成在用户中的信誉度不高;其四,在某些领域,设备成套及工艺研究不足需要加强,特别是在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方式中,如汽车工业领域进入的太少,不能成熟应用,国外汽车在下线之前就与装备结合,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而且不能只是主机,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刀具、卡具的配套,只有全面满足用户需求,才能减少进口;其五,要在精密机床的精度上加强,保持长时间的高精度加工,比如我国的高精度磨床就不如德国和瑞士;其六,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加大力度,鼓励国产设备应用,对用户需求特别是关键环节有充分的了解和长久的研究,因为今后要进口国外高档设备的难度已越来越大甚至不可能,必须鼓励国内研制和首台套应用;其七,在软件开发上,用户特别需要专用的工艺智能软件,机床厂必须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数控系统应用专家,直接面对用户开发,如日本、德国著名机床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控系统或专用软件。   

  近几年我国机床行业的进步举世瞩目,那么现在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可否满足和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今后如何国际化?特别是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洲也有不少企业待价而沽,这对中国机床企业是否是个机会?“走出去”要慎重,不能轻易收购,真正成功的还是很少,对国内行业促进作用还不大。欧债危机只是金融的危机,并不是产品的危机,其本身的法律法规和生产模式及管理都没有变化,只是体现在市场上会有萎缩。   

  那我们有没有能力去兼并国外机床企业呢,杨会长说,那要看你对他的企业了解如何?第一,必须在管理能力上熟悉国外的做法,要么提高或适应之,如果对国外的法律法规都过不去,那是很难的;第二,在技术上对收购方有所了解,技术差距也不能太大,不能指望只是出资以期望换技术,一旦市场不好,风险很大;第三,对国外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要透彻,否则投资收不回来,只能是失败;第四,现在收购的真正机会在人才上,这个很重要,我们要从目前在中低端的奋斗直接跳跃至高端的掌控,很难适应的,驾驭难度太大!   

  已经走到世界第一大的中国机床企业迫切需要“强起来”,这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政府做到了什么,又将要为此做什么?政府有什么办法和更好的促进呢?一直做行业工作的杨会长思路清晰,他说,对于机床行业来说,政府要做的工作就是,第一,要促进市场,把市场激活起来,对装备工业的机会在于:一是要新建、扩能;二是要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水平,加强环保,更新改造。只有市场活起来,机床行业发展空间就大了,这是政府要大力提倡的。第二,对装备工业要继续坚持给予装备工业政策鼓励,并不断完善。第三,要重视零部件、基础件和基础材料的研究支持,目前这些都是我们的弱项。如果市场遇到问题,还是产品的竞争力不强,适应能力薄弱,所以政府需要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这些领域都是中小企业为主,更需要地方政府多发挥作用,形成产业集聚,建立研发平台联盟。第四,在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产业方面,进出口政策要给予倾斜,有适当保护。   

  不可否认,行业协会在“由大到强”战略实现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那么协会怎么发挥作用,杨会长深有体会地指出,协会一直是行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其一,要为政府政策制定不断提供市场发展建议,这是义不容辞的任务;其二,要代表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起到带头作用,做行业的“代言人”,敢于出头,比如反倾销时要发挥作用,建立预警机制,为行业说话;其三,在具体的基础研究上倡议引导并发动企业;其四,提倡行业自律,加强企业对社会、产品和用户的责任,把产品可靠性和服务做好,通过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全行业共同遵守市场竞争原则的氛围;其五,与国外的合作方面,协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引进人才、了解市场、用户调研和组织考察等方面可以发挥信息传达作用,共同促进市场活起来,协会的中间纽带作用不可或缺。   

  不想受制于人,真正“走出去”,关键还在于我们自我创新能力的增强。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