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解析:日本机床发展策略谈

  日本是继美国、德国之后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三个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强国的国家。

  1889年,日本池贝铁工厂建立,开始生产第一台机床,是其机床工业萌芽期。此时,政府突出大力扶植机床工业,在方针政策上鲜明地把机床工业作为制造工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在战略上先后提出科技立国、贸易立国;在战术上,以机床工业为基础,发展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力工业造船工业电子、核电工业等等。从1982年以后,日本机床工业实力长期雄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公认的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强国。

  日本机床工业从1889年池贝建厂迄今122年间,在技术发展上共经历互相交叉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1889~1955年),主要生产手动普通机床。第二阶段(1956~1976年),主要是结合制造业,如汽车、轴承、电机等发展需求,生产各种大量的高效自动化机床、自动线。1974年全国以6700条自动线超过美国。第三阶段(1977~2011年),主要生产中小型自动化数控机床。由于柔性高、自动线大,和其广泛的应用,使得全世界数控机场需求量剧增。其产量于1978年超过美国(日本为7342台,美国为5688台)。

  由于日本数控机床产量在世界上领先,其机床产值在1982年以37.9亿美元超过西德(37.48亿美元)和美国(37.45亿美元)开始雄居世界第一。随后,日本数控机床产量迅速增长,机床产值每年上升,一直保持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前一年2007年,其机场产值实力在26间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在日本上述三大阶段中,机床工业随国内外形势变化而起伏,经历了很多曲折波动,从中可看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对加速机床工业发展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第一阶段:

  (1)1889年池贝建厂开始生产机床后,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有大量军需产品急需机床生产供应,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的发展。

  (2)紧接着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欧美忙于参战,日本乘机发展机床工业,订货繁忙,厂数激增,机床工业实力增强。1914~1917年间,日本的机床与零部件制造职工人数增加一倍(由2160人发展到4695人)。在技术上已能制造大型机床、自动车床、齿轮机床。

  (3)1934年5月,由池贝、新泻、大隈、唐津等大企业发起,成立了“日本机床工业联合会”,在技术上实现互助,并向政府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1938年4月,日本政府发布了“机床制造事业法”,把机床工业纳入政策范围内,大力扶植。在资金、税收上优惠,并给予必要的财政补助。机床企业数从1932年的397家发展到1938年的1978家,职工总数由4100人增至6.3万人。机床年产量从5000台增至6.73万台。由于机床工业、制造业实力膨胀,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1937~1945年)。在侵华战争期间,机床工业生产军工产品、职工人数猛增至12.6万人。

  第二阶段:

  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失败,全国机床拥有量75万台,半数作为赔偿物资,并限制其战后机床产量不得超过一万台。由于材料、物资短缺,1945~1950年间,每年仅生产几千台小机床。之后出现了几个转折点。

  (1)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在美国大力扶植下,日本接受美国军需订货,其机床工业乘机倍速发展,机床产量在1950年为4000台,1955年为1.8万台,1960年猛增至8万台,1970年达25.6万台,1982年机床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2)在此期间及后来,日本政府对机床工业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组织,将其作为机械工业发展中的重点。连续制定发布了“机振法”、“机电法”、“机信法”三大法令。对加速机床工业发展、提供机床技术水平、加强国际竞争实力,起到了重大的、决定性的作用。

  (3)日本政府与1958年明确规定,从此,以后每5年对全国机床拥有量调查一次,并进行分析,对机床役龄(0~4,5~9,10~19,20年以上)分档详细考察。从而使上下左右了解现有机床生产能力情况,与国外差距,从而了解市场发展需求、优化各类机床构成比,提高整个制造业、工业生产能力,意义重大。

  (4)加强“质量”控制,为第二阶段大批量生产自动化,第三阶段中、小批生产自动化数控机床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日本在1937年前,工业产品质量底线,“日本货”剩余扫地。有鉴于此,1940~1944年间,在学习德国工业标准(DIN)的基础上,制定了日本工业标准(JIS)。1940年开始,逐步采用德国施莱辛格博士制定的“机床检验书”。随着技术发展,不但检验机床静态精度,还检查运转精度。由于政府重视质量、处处狠抓,工厂工人也自觉组成质量小组,保证各工序的优质。

  第三阶段:

  (1)对3C的远见,选拔人才加以实现,大大促进了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的发展。1956年富士通公司领导预见3C(Communication 通信、Computer 计算机、Control 控制)时代的到来,选拔稻叶为控制发展的负责人,池田为计算机发展的负责人,然后二人终生为所负责的专业奋斗,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企业。稻叶所领导的FANUC(发那科)公司,其数控系统世界闻名,在世界市场上占领50%、在国内市场上占领70%,对全世界数控机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FANUC公司发展数控系统的战略战术正确,在技术上一直领先,占领世界市场份额最大。稻叶领导的FANUC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战略战术:①企业在强(科研开发与财务实力强)不在大;②看准方向、当机立断。从1956年至1974年,18年间,稻叶一直领导技术小组攻关,解决数控机床控制中的关键技术。在听到美国盖迪公司(Gette)新开发出了电气伺服电机,判定这是未来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先自行研制,遭遇失败。三日内决定引进美国技术,并办完手续。从此,生产开发,不断创新,一直成为数控系统技术上发展方向之一。FANUC在技术上始终保持世界领先。③FANUC一直重视基础理论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工作,并将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出科研、开发、创新作用,使其数控系统技术一直在世界上领先。公司设有一个基础技术研究所,对未来5年、10年新技术研究、开发,专家人才汇集,不问国别、性别、年龄,唯才是用,做到“三不问”,只问“成果”。另有一个强大的商品开发研究所。人员占公司职工总数的30%,主要任务是调研市场需求、接受基础技术研究所科研成果,开发新产品。要求三点,人人皆知,严格执行。即新产品要零件最少、成本最低、工作最可靠。FANUC在80年代后期,先后建立了数个自动化工厂,可利用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组合,对数控系统、机器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转塔数控机床、电加工机床等进行自动化生产,均居世界一流水平。由于生产实现自动化,质量生产率均大大提高,其数控系统技术先进,一直引领世界技术发展方向。

  (3)日本在发展数控机床的战略战术上,与美、德不同。美、德以汽车、宇航工业,一流高档先进数控机床为主攻方向,技术先进,价格较贵。而日本,则以大、中、小企业所需大路货,量大面广之中档偏高的数控机床为主攻方向,能占领广大市场,牟取利润为第一位,质量同样居一流。

  (4)日本即重视产品开发创新,又重视产品质量、经营质量,超越美、德,居世界第一。日本企业除有长期营销战略眼光外,微观决策也快。平时注意国际形势变化,积累科研数据,根据市场发挥在那方向、需求,迅速提前投资,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率先开拓占领市场。

  (5)日本数控机床所需配套技术、基础元部件齐全,质量过硬、技术一流,产品开发投市速度超过美、德。其微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控控制技术(3C),均居世界一流。特别是数控基础所需配套件、软硬件,技术过硬,互相成套,基础技术坚强。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机电、液气光元部件、先进刀具测量、附件。精密轴承、车轴、伺服电机等等,已经俱全。这是日本在发展世界未来数控机床、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等方面的远见卓识与战略战术。在2010年,日本国际机床展览会(JIMTOF)上,日本的数控机床展品,配套件创新,智能化,环保化水平,超过美、德,均居世界一流。

  总的来说,日本能再短期内,从机床技术落后20年跃居世界一流,与美、德并列为世界上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三大强国,关键在于其战略战术正确,能认真解决好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三大要素——人、工具、资源。日本突出发展作为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先进机床,使机床工业强大,从而发展制造业、工业。日本地小、资缺,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千方百计从国外购置,满足发展需要。处处解决能源,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切切实实充分发挥了人创造工具、人合理用资源的主人翁作用。日本重视教育,从小培养“团队精神”,广大企业对职工实行“终身制”,培育人才、积累技艺、提高技术,增强实力。政府、企业、单位均由专家人才,具有远见卓识,指引发展方向,解决各种困难,攻克种种关键,使社会的技术练、生产链、供销链周密,是日本能再较短时期内建成机床工业、制造业、工业化强国的根本。现代先进数控机床由硬件、软件组成。硬件是材料、工艺、质量等的结晶,软件是知识、逻辑、智慧等的结晶。在今天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软硬件要达世界一流,全靠“知识”。日本人民坚持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用于进取,斗志旺盛,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与战略决策,这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