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5年将是中国机床业提供装备最后、最好的机会
11月2日,在200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年会上,成立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顾问委员会。科技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及汽车、机床界的领导、专家们会聚一堂,就未来中国汽车装备业的发展献言建策。大家一致的呼声是:未来的15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要从现在的500万辆上升到1000万辆,这是中国机床企业为汽车业提供装备的最好 也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再不抓住,将永远与这个行业失之交臂。
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顾问委员会第一批顾问由20多位专家组成,政府方面的专家包括科技部高新司自动化处处长蔡文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副主任李冬茹;汽车方面的专家主要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荣惠康,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规划部副总工程师刘本义等; 机床方面的专家包括原机械部机床局局长、总工程师梁训王宣,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盛伯浩,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薛克寰等;高校方面的专家有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制造工程研究所王立平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自动化学院院长刘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机械系主任杨庆东等。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主任陈长年表示,明年顾委会的工作主要包括拟建立中国汽车装备自主创新体系,对中小企业展开技术改造与技术装备方面的咨询服务等。
广州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 邬晴晖
如果中国汽车与装备行业的关系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将会进入恶性循环。汽车企业不给机床企业订单,机床企业难以发展;机床企业的订单越少,越难以发展,得到的汽车企业的订单更少。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产品自主权在外方,不仅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难以发展,而且影响了装备购置上的话语权。建议机床企业在与外方合作时要吸取汽车企业发展的经验,掌握主动权,将控股权掌握在中方手里。只有汽车行业大发展,将技术控制在自己手里,才能促进设备国产化的提高。从广汽与日本丰田的合作来看,中方没有自主权,连一个锤子都要从丰田进口,根本谈不上设备使用的国产化。外方不仅要引进他们的设备,而且连设备的操作软件都要从他们国家购买。即使他们最后没有在汽车投资中赚到钱,也已经从设备购置上赚到钱了。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高级顾问、兼职教授 顾永生
为什么现在国产的机床在汽车行业的占有率很低,只有10%~20%的份额?其原因首先是质量、稳定性不行。国外机床一般情况下可靠性高、质量稳定。即使出现问题,他们的服务也很到位。维修人员通常会坐飞机从国外赶到中国的客户厂家,及时解决问题。
其次,国产机床厂家的售后服务很差。某发动机厂使用的国产生产线出现故障,给生产厂家打电话联系,没想到对方第一句话竟然是:你们给多少钱?这令发动机厂的负责人非常生气:客户的设备坏了,不想方法去维修,开口就要钱,这是什么服务态度?作为年产量30万台的发动机厂,一旦停产, 一天的损失就可达1.5亿元。设备维修费用和这些损失相比,孰轻孰重,难道机床企业分辨不出来吗?发动机厂可能会因为节省区区的维修费用而耽误生产吗?当然其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家发动机厂再也不购买该机床厂的产品,甚至不购买国产机床。
中国装备业的发展要与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步,必须做到以下3点:首先,装备业的设计师要吃透汽车制造的工艺,否则根本无法进行技术创新。国外的机床设计师对客户的制造工艺非常熟悉,每年都对产品进行改进。比如国外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发动机的零部件就用柔性加工的方式,而发动机的缸孔使用机械式加工如平顶珩磨以及激光珩磨,这都是不断改进的结果。而在我国,机床几年都难以改进,更别说是每年改进。
其次,要保证机床的零部件质量。国外对机床的质量有严格的要求,CM/CMK=2.0/1.67,即3.4PPM,这意味着1百万个零件中仅有3.4个不合格,达到了6西格玛的要求,这几乎就是没有废品。而国内的质量水平与这一标准相差太大,估计能够达到3~4西格玛。
其三,要加强机床行业的售后服务。一些国内的机床厂的服务质量,是会吓跑客户的。另外,机床企业能否与汽车企业合作,如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工机、原大宇集团的大宇重工即是汽车公司下属从事装备生产的企业。国内能否借鉴这种方式,既可以为本汽车公司提供产品,也可以接收汽车公司以外的订单。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 薛克寰
汽车行业所使用的专机每年国内的需求量在20亿元,其中20%~30%的份额约4~5亿元的产值为国内机床行业提供。大连机床通过收购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和曲轴系统,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经验,使大连机床在汽车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大连机床所提供的设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3。大连机床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提供了3台加工中心,潍坊柴油机厂也使用我们的产品。从使用情况来看,客户的反应还不错,上海通用汽车还准备购买我们的设备。总体而言完全可以满足粗加工以及半精加工的要求。听到各位专家的发言,我们深感中国机床企业为汽车行业提供装备的任务艰巨,而且实现我国汽车行业国产化装备的目标任重道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荣惠康
此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造年会是适应大形势、落实大政策的会议。现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有两大背景,一是汽车行业的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争夺市场,要在中国独资或是控股发动机厂;二是最近中央领导人提出 “15年内建成世界汽车强国”的目标。这些都表明中国装备业的发展正是时机,装备企业不仅要抓住时机,而且要注意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在装备设计、生产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林奎
现在中国的汽车业正在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是国外的汽车品牌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一二十年,如德国大众汽车进入中国20年;另一方面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程度的加深,进口汽车的关税将按照协约进一步降低。这就给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营造了这样一个环境: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同时汽车企业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这使得汽车企业纷纷考虑应对竞争的方法问题,如大众就考虑降低成本化问题,而降低成本的一条途径是采购便宜的设备。因为从汽车行业的情况来看,设备的投资额所占的比重较大,为65%。目前国内汽车企业的设备大多从国外进口,质量虽然好,但付出的却是高成本的代价。
而从汽车规模生产的特点来看,由于规模生产的程度不够,也需要降低成本。一般情况下,单品种汽车的年产量至少要在10万辆以上,但从目前轿车的生产情况看,年产量超过10万辆以上的车型还没有几个。因此在大众已经达成这样一种共识:能在中国的不到美元区采购,能到美元区的不到欧元区采购。在购买国产设备方面,通用做得最好,最近大众也向这方面发展。不久前大众就邀请了包括国内外齿轮加工设备的提供商,希望他们为汽车企业提供设备。
汽车企业与机床企业是互相带动的关系。汽车的生产技术可以带动装备技术的发展,反之亦然。但可惜的是,国内的装备企业没有将汽车行业给予他们的推动利用起来。比如嘉定有一家激光研究所,虽然现在激光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是这家研究所到现在还没有生产出相应的产品。因此对于国内装备企业来说,如果要进军汽车行业,还需要将技术集成或者迅速找到相应的应用领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企业联系起来,形成论坛以沟通信息,会促进两个行业的交流。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制造总部副总工程师 杨昌儒
现在国内的汽车年产量已经达到500万辆,这表明汽车装备的市场十分巨大。因此,实现汽车装备的国产化,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从汽车制造所需要的压力机来看,市场需求量很大,国内的机床企业应该着力开发这个市场。国内汽车与装备行业应该形成互相依存、互相推动的关系,共同推动两个行业的发展,将汽车行业的发展建立在扎实的国产装备的基础之上。
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 盛伯浩
从机床与汽车的关联度来看,两个行业的联系十分紧密。从15年的统计情况来看,数控机床消费量的增长率是汽车产量增长率的1.5倍,这说明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机床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但令人惋惜的是,国内的机床企业对这个市场的开拓较少,目前汽车装备大部分从国外进口。从国内机床的生产情况来看,主要是提供通用设备,而专用机床的供应量较少。如果国内机床企业只是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不深入开发产品,只是在低层次打拼,那么机床行业的发展又从何谈起?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