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绿色制造”引领机床产业未来发展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不久前发布的机床工具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包括再制造在内的绿色制造工程纳入了主要工作范围。“绿色制造”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使原材料、能源等的利用效率达到最高的现代制造模式。机床工具产品既要高性能、高效率,又要节约资源、低能耗、低污染,同时加工过程要对人友好和宜人化。因此,应从产品的设计开始,材料选用、制造、使用过程直至产品报废回收,形成“绿色”的全过程。

  全球大环境因素呼唤绿色制造

  近年来,绿色制造在国际机床行业的影响逐渐上升。特别是自金融危机之后,各大机床制造厂商纷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一轮产业升级做准备。目前,美国有300多家专业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对大型多功能机床、齿轮加工机床、金属切削机床进行再制造,并建立了完备的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体系。在德国,从1991年起政府就多次拨款支持机电再制造,帮助企业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等展开再制造研究工作。近年来,日本也加强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力度,目前至少有20家再制造公司。

  以德马吉、山崎马扎克、GF阿奇夏米尔等为代表的世界知名机床生产厂商近年来不断推出高效率、高精度、低能耗的机床产品,备受客户欢迎,也为其他中小机床厂商的绿色制造行动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中国国情决定必须实施绿色制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机床保有量在800万台左右,是世界上机床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其中服役超过10年以上的传统旧机床超过200万台,已进入机械装备报废的高峰期。如果任由这些老旧机床生锈溃烂,不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也构成很大威胁。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坚持绿色环保、自主创新的工业发展方式,坚持倡导绿色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开发生态、资流利用高效化、生产过程集约化、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了积极响应“十二五”的号召,如今污染环境高耗能产品或被拒之门外,或被加以重税制裁,低碳经济、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把握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已经成为进人国际市场的基础。国内的机床工具企业也纷纷行动了起来,把低碳制造、绿色环保的理念纳入到了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之中。

  资源与成本控制要求绿色制造

  从资源和企业成本控制来看,机床行业本身,也存在对再制造的强烈期盼,机床行业的上游钢铁业,由于铁矿石、焦炭等炼钢原辅材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且中国主要的钢铁厂所需铁矿石依赖于国外三大矿山巨头,近年来受制于节节攀升的铁矿石价格,钢材价格高企,下游机床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机床的再制造既有利于环境,也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中国机床社会保有量快速增长,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要求后将被淘汰,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机床“绿色制造”在行动

  在中央十一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工信部审批了重庆机床、武汉重机等35家企业作为再制造试点企业,要求把再制造理念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生产、销售、维修、回收、再制造等环节。

  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重庆机床集团与重庆大学联手,研究形成了一套机床再制造与综合提升成套技术,完成500多台废旧机床的再制造,再制造机床的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原机床,资源循环利用率达80%左右,噪声降低10%以上,环境污染排放减少90%以上。

  在4月的北京国际机床展上,绿色制造产品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如秦川机床自行研制的静电吸雾装置,对油雾的处理效果较传统过滤式装置有很大提高,有效率达到96%以上,排出的空气基本达到洁净程度,并且回收后的油雾粒子得到重复循环使用。重庆机床研发的YS3126CNC-CD数控高速干切滚齿机,在保证高效、高质量、高刀具耐用度以及高工作可靠性的同时,又因不需要切削液的绿色环保特点而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在第13届上海国际机床展上,众多绿色制造的展品和技术也成为展会焦点,如三菱重工展出的GE15A超干切削高精度数控滚齿机,由于不用冷却液,对工作环境的影响很小;浙江玉环力成专机公司展出的齿轮、花键冷挤压成型机,则没有金属切削,既节约原材料,又大大提高工效。

  目前中国机床行业正在通过四种技术措施实现绿色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通过创新加工工艺实现低碳;通过创新结构减少用材实现低碳;通过回收及自润滑资料等实现低排放等。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