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测量的一般概念
技术测量主要是研究对零件的几何参数进行测量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所谓“测量”就是将一个待确定的物理量,与一个作为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他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即: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单位和测量精度。
“检验”具有比测量更广泛的含义。例如表面疵病的检验,金属内部缺陷的检验,在这些情况下,就不能采用测量的概念。
二、 长度单位基准及尺寸传递系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度,首先需要建立统一可靠的测量单位。公制的基本长度单位为米(m),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公制单位为毫米(mm),精密测量时,多用微米(μm)为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m=1000mm 1mm=1000μm
使用光速作为长度基准,虽然可以达到足够的准确,但却不便于直接应用在生产中的尺寸测量。为保证长度基准量值能够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去,在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必须建立一套系统,这就是尺寸传递系统。我国尺寸传递图表,它体现了我国尺寸传递的全过程。
三、 测量工具的分类
测量工具可按其测量原理、结构特点及用途分以下四类:
1. 基准量具:①定值基准量具; ②变值量具。
2. 通用量具和量仪:它可以用来测量一定范围内的任意值。按结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固定刻线量具
(2) 游标量具
(3) 螺旋测微量具
(4)机械式量仪
(5)光学量仪
(6)气动量仪
(7) 电动量仪
3. 极限规:为无刻度的专用量具。
4. 检验量具:它是量具量仪和其它定位元件等的组合体,用来提高测量或检验效率,提高测量精度,在大批量生产中应用较多。
四、 测量方法的分类
1.由于获得被测结果的方法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
直接量法
间接量法
2.根据测量结果的读值不同,测量方法可分为:
绝对量法(全值量法)
相对量法(微差或比较量法)
3.根据被测件的表面是否与测量工具有机械接触,测量方法可分为:
接触量法
不接触量法
4.根据同时测量参数的多少,可分为:
综合量法
分项量法
5. 按测量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测量方法分为:
被动测量
主动测量
五、 测量工具的度量指标
度量指标:指的是测量中应考虑的测量工具的主要性能,它是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的依据。
1. 刻度间隔C:简称刻度,它是标尺上相邻两刻线之间的实际距离。
2. 分度值i:标尺上每一刻度所代表的测量数值。
3. 标尺的示值范围:量仪标尺上全部刻度所能代表的测量数值。
4. 测量范围:①标尺的示值范围 ②整个量具或量仪所能量出的最大和最小的尺寸范围。
5. 灵敏度:能引起量仪指示数值变化的被测尺寸的最小变动量。灵敏度说明了量仪对被测数值微小变动引起反应的敏感程度。
6. 示值误差:量具或量仪上的读数与被测尺寸实际数值之差。
7. 测量力:在测量过程中量具或量仪的测量面与被测工件之间的接触力。
8. 放大比(传动比):量仪指针的直线位移(或角位移)与被测量尺寸变化的比。这个比等于刻度间隔与分度值之比。
六、 测量误差
1.测量误差:被测量的实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即δ=X–Q
式中:δ—测量误差;
X—实际测得的被测量;
Q—被测值的真实尺寸。
由于X可能大于或小于Q,因此,δ可能是正值、负值或零。这样,上式可写成
Q=X±δ
2.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即测量误差的组成)
(1)测量仪器的误差
(2)基准件误差
(3)测量力引起的变形误差
(4)读数误差
(5)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
3.测量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有一定变化规律的误差
(2)随机误差:变化无规律的误差,随机误差的特性及处理将在以后介绍。
(3)粗大误差:由于测量时疏忽大意(如读数错误、计算错误等)或环境条件的突变(冲击、振动等)造成的某些较大的误差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