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经济一片萧条的灰暗背景下,德国却是一个亮点。德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5.4%,超过了1967年德国为防止经济过热而制订的稳定增长法所规定的4%的上限,为此,德国将会把2011年全年GDP增长率压低至3.4%左右,而6月失业率为7%,大大低于欧元区的9.9%和美国的9.2%,失业人数自1992年以来首次下降到300万以下,物价仅比上一年涨了0.9%。对这份骄人的经济成绩单,德国外经贸功不可没。在过去10年里,德国经济增长率的三分之二得益于强劲的出口。目前,德国出口比进口多88.4%,如此高的贸易顺差率,在发达国家绝无仅有。
更为意味深长的是,德国外经贸重心正在迅速东移。根据德国联邦银行公布的数据,欧元区在德国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从2008年的43%下降到去年的41%,而同期亚洲在德国出口中的比重却从12%上升到16%。期间,德国对亚洲的出口增加了280亿欧元,恰好相当于德国对欧元区出口减少的金额。此外,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德国外经贸中的分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部设在杜塞尔多夫的西马克集团首席执行官海因里希·韦斯说:“我们最新的工厂在俄罗斯、中国和印度。”
或许,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德国与中国迅猛扩大的经贸关系。2010年,德国对中国出口猛增了44%,而德国同最大的贸易伙伴——法国的出口增长虽然也很快,达到12%,但与前者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在德国对外投资方面,中国的地位迅速跃升。2009年德国对华投资为116亿欧元,首次超过了当年德国对法国的投资。温家宝总理上月访问柏林时宣布,在未来5年内中德贸易额将翻一番,这使德国经济界大受鼓舞。德国方面普遍认为,东方,特别是中国,是德国经济未来的希望所在。
德国经济界看好中国市场,首先是因为众多德国企业在华经营大获成功。例如,曾是德国中小企业之一的通快(Trumpf)公司,2009年在江苏省太仓开了一家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工厂,仅仅两年后,由于业务的扩展,就需要把厂区面积再增加1万平方米。现在,这家企业已变身为颇具规模的跨国企业了,在德国和海外分别有2000和6000雇员。虽然目前通快公司在中国的雇员只有450人,但是面对欣欣向荣的中国市场,通快公司对扩大在华经营充满信心。机床制造部门经理卡姆穆勒先生说,在3至5年内,中国就将成为该公司在全球的最大市场,因为他这个部门生产的精密机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迅速增长,潜力不可估量。对于德国制造的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德国经济界是非常自豪的。有一个德国企业家在国际会议上就说:“中国可能是世界工厂,但建设它的却是德国公司。”据西方媒体报道,像通快公司那样在中国的成功案例,在德国企业中相当普遍。
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有关人士则提醒德国:鉴于中国推行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凡是在中国投资设厂和销售产品的德国企业都必须遵守“本地分成”规则。这意味着有关的德国企业必须要与中国企业合作,这可能导致德国企业所谓的“不自愿的技术转让”。其结果是,造成“一个难以对付的竞争对手”:由于中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成本优势,掌握了德国技术的中国企业能廉价地按照德国标准生产相同的产品,继而能在国际市场轻而易举地排挤正宗的德国产品。对此,包括通快公司在内的许多德国企业说,他们意识到这样的风险,但是他们必须接受这种博弈,因为不进入广袤的中国市场,风险更大。
外经贸重心东移对德国外交政策正在产生微妙影响。今年3月,德国没有派部队参加北约对利比亚的联合军事行动。外长韦斯特韦勒在联邦议会解释说,这是因为德国以和“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等重要国家和伙伴”同样的方式投了票。言下之意,考虑到德国经济对这些新兴经济体的依赖,德国应该同他们站在一起。
默克尔总理处理对华关系的变化也颇为明显。2005年刚入主总理府时,默克尔出访中国时没有邀请企业家随行,甚至声称要对中国奉行“价值观外交”。2007年默克尔还因在总理府会见达赖而使德国经济界担心中德经贸关系可能受到冲击。事后,虽然中德经贸关系未严重受损,但他们由此深感必须通过各种方式避免再发生类似事情。现在默克尔的对华政策越来越符合德国经济界的要求了。她出访中国时也学了中国领导人的做法——邀请德国著名企业家随行,在西藏和人权等问题上不再张扬了。在温家宝总理上月访问德国期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们还举行了一次联合内阁会议。除了以色列之外,这是德国对欧洲以外的国家从未作出的亲密姿态。当然,在涉及德国企业家利益的问题上,如保护知识产权,默克尔总理是相当坚持的。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