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模具制造业持续升温

  据统计,汽车电子、电机、电器、仪表、家用电器和通讯等产品中,60%~85%的零部件都需要通过模具成型。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复苏回暖,美国模具制造行业犹如春风拂面欣欣向荣,业务不断扩展壮大,行业发展稳步提升。美国模具制造商(AMBA)协会于2011年夏进行了一次行业展望调查,结果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比起年初企业如今的经营状况为良好或偏好。对于公司为期三个月的预测,大部分受访者持乐观态度,其中表示“稳步增加”态势的公司和经营业绩“保持不变”的公司分别占38%和47%。这也从侧面体现出目前的模具制造行业订单源源不断。

  与受访者公司其他不同业务情况作比较,对模具行业的询价活动大幅度提升,31%的受访者表示询价流量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提升,还有49%的受访者则表示询价流量能够保持稳定水平。出货量也相当可观,与春季调查相比有大幅度的提升。据统计夏季货量为48%,而春季的调查结果仅为37%。

  单不断带来出货量节节攀升,积压骤减,造成模具制造商日以继夜地忙生产。85%的受访者皆表示,公司利润得到大幅度提升或者维持良好水平。

  调查也反映出另一个致使模具行业马不停蹄生产的原因,那便是是就业人数的下降。金融危机造就大批量的裁员,据统计,就业人数比以往下降了28%。然而,当新的行业春风到来,留下来的员工自然就面临了工作量加倍等问题。

  此外,前两个季度行业还增加了业务付款条件等相关细则,调查结果显示:72%的受访者能够在60天内支付,25%的受访者在30日内支付。还有个别不同受访者的支付时限范围在10~45天不等。

  调查中,AMBA的成员提出关于模具制造商与汽车行业的合作关系是否得到改善的问题,一位受访者表示:“汽车行业推陈出新的速度相当快,所以出现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导致大多汽车业买家不会过多考虑模具产品质量问题,如果没有海关质检相关政策条款的约束,我认为汽车行业买家甚至会购买一些劣质产品滥竽充数。”

  另一个受访者的态度也大抵相同。他说:“关系并没有改善,主要是由汽车行业支付不善、没有及时履行条约等问题所导致。我所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企业选择海外进口,而不是在国内与模具生产商合作生产。”

  同时,AMBA也针对来自海外的竞争提出问题:一些模具客户是否仍旧把本国业务抛向国外供应商?

  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65%客户是在寻找“国外供应商”或者有此打算,但还没有开始积极行动。”还有31%的客户表示由于经济复苏,把大部分业务搬回国内发展。”

  一位受访者表示:“目前的市场鱼龙混杂,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企业的重心回归,但我们仍然不能够完的对采购活动进行有效管理。走海外进口的渠道,主要是受低廉价格诱导。如果站在质量第一的角度来衡量,我们相信,我们是性价比很高的供应商。”

  另一名受访者指出:“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持美国本土业务的重要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欧元与美元之间的差值。相对于欧洲,在美国建立本土业务是便宜的。”

  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欧美国家的发展动态成为我国相应行业的指向标。随着经济形势的回暖,美国模具制造行业业务不断增加,美国本土制造商应接不暇,纷纷加班加点忙生产。在订单增多,利润提高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行业内的“顽疾”。AMBA的调查为行业领导机构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行业呼吁更加合理的、更加规范的制度。

  将视角转到我们国家的模具企业,由于目前大都是一些作坊式的管理,因为管理上的落后,导致模具交期和质量都达不到客人的要求,也导致了成本上的控制出现问题。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指出,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模具生产更是在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模具总产值约800亿美元,我国在2010年模具销售额已达到1120亿人民币,名列世界前列。然而另一方面,中国也是模具进口大国,年进口金额相当于国产模具产值的25%~30%,而这部分高额的进口模具,正是中国目前匮乏的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

  时下,美国模具行业如火如荼,发展迅猛。这对于中国的制造商来说也是一个有利的讯息。在提高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中国的模具制造行业也应把握契机,借助美国的这股“东风”,大显身手一番。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热招 | 助力本地化诚聘装配工程师
  • 25-01-24
  • 观点 | 高端工业母机要向上突破,上海怎么干?
  • 25-01-23
  • 30年历史的弗朗顿开放参观日,百年的创新历史
  • 25-01-23
  • 通快激光切管机凭什么能在金海兴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 “封神” ?
  • 25-01-22
  • 2024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要闻回顾
  • 25-01-21
  • 马扎克温馨提示 | 春节长假停机注意事项
  • 25-01-21
  • 凝心聚力,赢战未来 | 力劲集团2025年经营战略大会暨力劲塑机2025春节联欢晚会
  • 25-01-20
  • 案例分享|FORTiS™封闭式光栅如何助力提升精密五轴机床性能
  • 25-01-17
  • 免费下载 | 雷尼绍机床应用程序
  • 25-01-17
  • “共启新篇章,携手迎未来”—魏因加特纳北京乔迁仪式暨2025
  • 25-01-16
  • 智能机床在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中的创新应用专题
  • 25-01-14
  • 力劲塑机携高效率、绿色注塑解决方案亮相印度PLASTO 2025
  • 25-01-14
  • 全球TOP 25机床企业名单出炉!大族激光、邦德激光荣位列其
  • 25-01-13
  • 首秀机型 | 第二代DMU 85/95 monoBLOCK
  • 25-01-10
  • 激光无处不在,宇宙尽展其能丨通快五大航天应用技术
  • 25-01-10
  •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 25-01-09
  • 机床智能化自动化应用重塑制造业的未来
  • 25-01-09
  • 智能机床数控系统引领成本效率新提升
  • 25-01-09
  • Know-How系列 | 等速万向节的结构原理、加工方案,这下真的懂了!
  • 25-01-08
  • 格劳博中国2025新年寄语丨深耕本地化,开拓出海路
  • 25-01-07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