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国际机床展展内人头攒动,可谓是人山人海。中国的机床市场如此火爆,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初露峥嵘。面对着大好形势,鄙人作为机床行业者,不免要给大家泼点凉水,以作警示。
竞争力不足,进步不够。这是一位曾经任职机床企业老总、后转行其他装备制造领域管理者的评价。他的基本观点是,相比机械行业其他分行业的发展速度,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工具行业,进步有限,发展速度不够快。他甚至用一些数据表明,机床行业的隐忧在未来装备制造业迎来大发展时期的掣肘,将越发明显。换言之,中国机床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能满足和匹配其下游产业的升级换代需求。
然而,历史又已来到新的拐点。要进入新一轮竞争,产业面临升级换代,同时国际市场有关高端制造的形势显然有所变化和调整,新一轮的设备淘汰与采购高潮来临。有资料表明,本届展会国际参展商绝大部分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号称是全球最新技术与最新产品的核心亮相。其目标很显然:中国用户早已非吴下阿蒙,其需求水平已今非昔比,中国制造正大步向高端迈进。参加本次展会的观众身份,不是企业的决策者即是设备采购负责人,作为买家可谓名副其实,足以证明其重视程度。
然而,中国装备制造的母机——机床行业,拿什么核心技术和产品来奉献给下游?这是许多人的疑问。
始终不肯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因而导致技术的落后甚至失守,是这位金融专家的观点。他说,据说机床行业有一个存在多年的说法:高端失守,低端混战。他长期跟踪机床行业,应该肯定的是,行业发展变化很大,但是“这个定论没有太大和根本的改变嘛”。管理水平不高,导致效益和利润的流失,造成没必要的损失。他打比喻说,经常性的、不间断的人员培训,这在其他领域是司空见惯的,他考察国际机床行业也是较为通行的做法。但是在中国机床企业,这根本是不可能、不可思议的行为。在这样一个高技术附加的行业,人员的低成本、低素质,在他看来,是制约企业发展的致命伤。
有同行者反驳,机械行业起步晚、起点低、收入差距大,有上市公司高管收入统计为证,中国平安总裁名列第一,与恭陪末座的机械行业老总收入相差数千倍之多,高管收入尚如此,其企业整体收入水平可见一斑。因此,他辩白,企业管理的水平很难与其他行业相比,员工也很难得到高水平待遇。此话多少有些非理性的狡辩,渗透了情感的偏颇。但也至少表明了一个事实,这个行业的高技术、高投入与低水平、低素质的不匹配,已经存在并还将继续存在。
正如一切美好的事物发展中必有曲折和反复,中国机床行业的有识之士指出,毕竟机床市场化起步较晚,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也因此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亦很大。他用毫不犹疑的口吻表示,只需假以时日,中国机床行业还会有新的大进步、大变化。
的确,较之以往不同,投资界人士的身影也越来越多地现身于同类的专业展会。前面那位资深金融界人士也认为,不管怎么说,机床以及其他机械行业还是值得他们高度关注的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大力发展、做强装备制造业的政策环境下,仍然是一个长线持有的选择。
行家建议,较早开展海外并购的机床业,应下大力气做好海外企业的事情,“用外国的技术和人员,开拓国际市场。而不是像现在一些企业,收购了海外企业,却只是用于国内市场竞争。”如此做法,很难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然而今日的中国机床已非吴下阿蒙,自主研发高端已必成主流。被人唤作“老大”的机床排头兵企业,由于利润的低迷使得底气与底蕴并不十分相称,但却同时流露出了潜在的忧患意识,对于未来市场心存谨慎。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