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机床行业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浅析

  中国的机床工业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迄今整整60年。回顾中国 机床工业60年的发展道路,曲折波动。可明显地分为两大阶段,一为建国30年(1949—1979年);二为改革开放30年(1980—2009年)。两 个不同时代造就了人们不同的思想意识,也必然影响了机床工业不同的发展路径。 

  新中国初建,百废待兴,人才缺乏,科技落后。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机床厂 根据他们的图纸逐步生产一些手动普通机床,以供应生产急需。此后,在1950年—1957年短短的8年时间里,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并合理规划发展,我国陆 续建设发展起了机床“十八罗汉”厂、七大综合机床研究所,并成为当时机床工具产业的生产骨干,为中国整个机床工业的布局、生产、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 可以称得上60年来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经历了3年大跃进以及文革时期的惨痛教训后,中国开始走向了改革开放 的道路。机床工业也随之逐步走上科学生产、大力发展的道路。在1958年—1979年的21年间,由于我国微电子、计算机等基础理论薄弱,机、电、液、气 各种元件技术不过关,数控机床的开发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因性能不可靠,无法用于生产。直至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引进日、德、 美数控系统、以及各类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进行合作生产。通过边仿、边学、边造、边用,逐步掌握了数控机床的一些技术、特点与发展规律,发展比较迅速。 2006年,国家又提出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中国的数控机床生产研发开始渐入佳境。 

  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的机床工业在技术上、产量上发展迅猛。用户遍布各行各业 的同时还陆续出口。由于经济稳定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在2001年—2008年的8年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从19.2万台增至61.7万台,增加3.2 倍;数控机床从1.7万台增至12.2万台,增加6.9倍;加工中心产量,从447台增至8000余台,增加18倍。在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都有展 出,特别是在CIMT展(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新品种更是琳琅满目,彰显出中国机床工业的欣欣向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机床工业发展第一阶段的经验,第一条就是高度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性,遵循客观发展规律,重视科技人才。

  建国初期,国家大力发展工业,曾派大批技术骨干以及管理人员出国学习,他们学成回 国后,都成为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骨干,为新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机床工业也因此受益,国家在人力、物力上都加大了对机床工业的投入。在苏联 专家指导帮助下,机床工业逐步建立了“十八罗汉厂”和七个综合机床研究所,它们在很长时间内起到了强大的生产骨干和技术核心作用。特别是机床研究所,在理 论研究、加工工艺探索、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克上冲锋陷阵,起到了“参谋、攻坚、组织、服务”的作用,对中国机床工业的技术发展功劳卓著。

  尤为突出的事迹当属当时称为机床工业两大“战役”的“高精度机床战役”(1960—1965年)和“二汽战役”(1966—1972)。这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急需成立的专项技术攻关。

  1960年,国防尖端、精密机械工业急需包括坐标镗床、坐标磨床、齿轮磨床等在内 的13种高精度机床。然而,国内机床工业还很落后,无法自行生产,而国外又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从而,一场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突破的高精度机床“战役”打 响。国家提出以下发展思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掌握关键零部件成套工艺;优先发展基础型,进而发展变型;解决配套技术,包括母机,母仪等;重视设计 力量的培养,设计出世界一流产品;切实解决好重大配套件,如轴承、电机、光学制品等。由于组织规划周密,措施得力,到1965年,已成功开发了高精度机床 七大类24个品种、年产能力500台,可供应国家急需,同时技术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当时有日本的杂志还称赞上海机床厂的高精度磨床水平先进。这一战役, 对提高整个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二汽战役”是在文革时期为发展汽车工业而组织的对高效自动化机床、自动生产线进 行攻关。由机床厂、用户、科研单位、学校组成“联合工作组”,紧密合作、加强试验、攻克技术关键。用4年左右时间,为二汽建厂提供了46种7664台高效 自动化机床、组合机床自动线35条、回转体零件加工自动线6条,使二汽设备品种的自给率达95%。

  在前30年的发展中,积累了经验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1958年—1960 年,3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期间,思想意识领域的盲目性、表面性、浮夸性成风,使得生产管理紊乱、整体经济都在违反客观发展规律中波浪起 伏,损失严重。表现为:忽视质量、盲目追求数量、浪费严重。

  1958年3年“大跃进”时期,各地竞相发展机床,忽视质量、盲目追求数量。 1958年的机床产量是1957年的两倍;1960年为1957年的5倍。产品大多是粗制滥造、质量无法保证。1966年—1976年的文革期间,情况更 为严重,时间延续更长。文革中生产的164万台机床,大部分不能使用。1976年抽查,机床合格率仅60%。表现为:重生产、轻科研;重主机、轻配件。

  由于对机床特点、认识不清,在第一阶段,整个机床工业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科研; 重主机、轻配件;重基型、轻变型的错误思想。造成对科研工作忽冷忽热,不深入、不系统。市场需求旺时,忙于抓生产、忽略了科研工作。不少产品,由于缺乏认 真细致的科研工作,关键技术不过关,可靠性差,用户不满意、宁愿进口,我国机床工业失去了信誉。由于重主机、轻配套,整个机床工业中刀具、配套件生产企业 的人力、物力及科研都很薄弱,许多刀具、配套件在质量技术上,远远满足不了先进主机的发展需求。加之缺乏深入系统地对用户需求的调查,忽视三化工作(标准 化、通用化、系列化),使得长期以来,机床的变型少,缺乏特色、个性化产品,品种重复,结构雷同,竞争力差,更难以出口。

   机床从其产品本身具有的独特性来看,既是现代工业必不可缺的生产工具,又是涵盖刚度、热变形、振动、精度等基础理论的应用技术。它是一个国家工业化之基础,其重要性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乃至战略保障。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快讯 | 2024年马扎克大连技术中心开放日活动圆满举行
  • 24-11-22
  • 年终回馈 | 达诺巴特集团尊贵客户专享福利
  • 24-11-22
  • 2024DMP大湾区工博会 | 力劲一体化压铸及后加工整体解决方案将亮相粤港澳大湾区
  • 24-11-22
  • “问题迎刃而解时的成就感让我心潮澎湃,更重要的是我尽我所能帮助客户。”
  • 24-11-22
  • 公开课预告 | 轴类零件加工介绍及其自动化应用
  • 24-11-21
  • 卓越“新乡” 质量先行 | 埃马克中国第七届质量月圆满举行
  • 24-11-21
  • 3轴加工新标杆DMV 60 | DMV 110
  • 24-11-21
  • 新款自走式托盘搬运系统PH-AMR 750/1500
  • 24-11-21
  • 2024印尼塑料和橡胶展 | 力劲高能精密及电动高速薄壁包装注塑解决方案亮相
  • 24-11-21
  • 2024年三季度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 24-11-21
  • 哈斯客户故事——无与伦比的五轴机床
  • 24-11-20
  • 2025武汉自动化邀请函
  • 24-11-19
  • SW 中国公司十周年庆典盛大举行
  • 24-11-19
  • 马扎克技术中心开放日 | 2024年第三站,大连!
  • 24-11-19
  • 美国、日本、意大利三季度机床工具经济运行分析
  • 24-11-18
  • 2024年马扎克上海技术中心开放日活动圆满举行
  • 24-11-18
  • 定制化专家 | 主轴行业细分领域专家即将亮相2024DMP大湾区工业博览会
  • 24-11-15
  • 力劲集团携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解决方案亮相2024日本压铸展
  • 24-11-15
  • 借助TapX的最新修整系统与声学发射监控系统(AEMS),实现丝锥品质的卓越飞跃
  • 24-11-14
  • 开拓“镁经济”与一体化压铸新篇 | 力劲TPI镁合金半固态成型方案、超万吨双压射技术亮相2024华南压铸产业会议
  • 24-11-13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