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国产机床,国产机床核心部件在政府采购中遭遇的歧视似乎更为严重。6月28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在一份名为《凤城市职业教育中心普通车床及数控车床购置政府采购项目》的招标文件中看到,这个今年年初实施的政府采购项目所涉及的7台数控车床和1台数控加工中心均点名使用发那科数控系统。 提供招标文件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违反招标法,但实际上这样的案例俯拾皆是。”
在此之前,陕西省采购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发出的一份招标文件中记者看到更为详细的歧视性条款:卧式刀库采用进口原装产品;数控系统、主轴电机、驱动电机采用发那科产品;液压泵采用进口原装产品;滚珠丝杠采用不低于进口THK产品,丝杠轴承采用日本NSKP4级轴承;电气系统、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冷却系统部件均采用国际名牌产品,且与机床相匹配……
不好和不用的“怪圈”
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是高档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长期以来,我国高档数控系统基本依赖进口,发达国家至今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限制,严重影响我国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已成为制约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
最近几年,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今年2月,国务院又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也已经启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行业的信心,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行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我国数控系统产业经过六个五年计划的拼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经济型数控系统已形成规模优势,占领了中国95%以上的市场;中档普及型数控系统产品技术和可靠性与国外明显缩小,已实现批量生产,但国外品牌仍然占据了80%的国内市场份额;高档数控系统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但技术尚有较大差距,国外品牌占据95%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
造成国产中、高档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用户不愿选用国产品牌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十多年前,我国数控系统产业曾经因可靠性差而打过败仗,导致国内用户至今对选用国产品牌心有余悸。但是,近五年我国数控系统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国产品牌的高端产品确实不如国外产品,但是至少中档型产品,在技术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不大。而现状是国产品牌中好的产品,用户也不敢选用,导致国产品牌很难走出“越不用,越不好;越不好,越不用”的怪圈。
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主要用户是我国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的设备采购经费绝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而这些企业一直以来形成了使用国外产品的习惯,导致政府采购招标时,在标书中指定使用国外品牌的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这一做法明显违反国家招标法的有关规定,但已成为政府采购招标的“惯例”,致使国产品牌丧失了与国外品牌公平竞争的权利和机会。
为支持国产数控机床占领市场,国家发改委和原国防科工委每年召开一次“军工企业应用国产数控机床座谈会”,组织军工企业用户和数控机床生产厂对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由于军工企业拿出的数控机床需求清单,90%以上指定国外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导致国产品牌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仍然与市场无缘。
需要“输血”更要“造血”
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对自主创新的支持“给钱不如给市场”。长期以来,政府对自主创新,局限于立项投入研发经费的“输血”式的支持,这固然重要。而对于支持自主创新产品占领市场的“造血”式的支持,却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政府官员都认为这是企业的事,还担心违反WTO的有关规定。这些观点导致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产品以及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非常艰难。
对于数控系统这样的战略性产业,更需要政府从市场方面给予扶持。只有自主创新的国产产品在市场上构成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压力,才能迫使国外取消对中国的封锁限制,才能逼迫国外降低对我国的价格垄断。2004年,桂林机床厂配华中数控系统的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被南昌洪都航空公司选用后,西门子公司专门向德国政府写报告,要求放松对中国出口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限制;2007年,15台配国产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的机床在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集体亮相后,日本开始向中国出口发那科30i系列高档数控系统。2007年,华中数控系统在我国著名军工企业包头第一机械厂成功使用,导致西门子高档数控系统对包头一机的报价从90多万元,降至50多万元。
由于国家重大专项的启动,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在技术上有望进一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4万亿元投入拉动内需,也为国产品牌带来了市场商机。而如果不改变目前不利于国产品牌的市场环境,国产品牌根本与“市场商机”无缘。这需要政府多个部门从政策上共同扶持。
政府采购应优先采用自主产品
鉴于国内企业在招标中屡受歧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和滚动功能部件分会日前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请求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组织对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指定国外品牌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问题进行调研。颁布政策性文件,禁止在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指定国外品牌和产品型号等违规行为。在同等性能、功能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国产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
二、恳请国家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制订自主创新的国产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采购目录。对国内能满足技术要求的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进口予以严格审批。
三、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首台首套”项目中,立项支持“中、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应用示范工程”,在军工、汽车、发电设备、造船、机床制造等行业,建立国产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应用示范基地。通过应用示范,增强用户选用国产品牌的信心。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完全的中资企业很难进入合资产品的一级供应商中,其中美系车型在中国选择的零部件供应商100%是有外资背景的企业,而德系车型、日系车型以及国内自主品牌车型的这一比例也分别为88.9%、89.5%和52.8%。
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是,之前业界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将有可能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但自2008以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上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进口关键零部件。
“欲速则不达,这样的拿来主义看似是实现新能源车产业化的捷径,但本土零部件企业会因此而失去发展的机会,从长远来看,很可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的制约。”付于武说。
政策缺位
在2005年我国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后,零部件行业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也为外商投资敞开了大门。
付于武认为,我国汽车整体实力发展滞后与国家政策的关注度不高密切相关,“从国家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来看,对整车发展的关注度都远远高于汽车零部件”。
数据显示,除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产值比重可占到全国的37.2%外,其他汽车零部件重点分布区域的产值比重仅占全国的6%至12%,而且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和主机厂降低成本的双重压力,已经有大批零部件企业倒闭了。
虽然在1994年和2004年汽车产业政策中都述及汽车零部件的发展问题,但仍然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而今年年初发布的《汽车产业振兴与调整规划》中虽也明确提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但仍然缺乏落到实处的具体政策。
这导致绝大多数的内资零部件企业因缺乏政策导向和具体鼓励措施而难以获得资金与技术的支持,也无法与整车厂形成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更没有开发产品的积极性,而一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也会很快成为外资零部件商吞噬的目标。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无锡威孚以前曾多年来在国内高压油泵生产方面位居“老大”,但2004年,该公司与博世以33%:67%的股比进行合资后,威孚实质上已被外资通过控股合资的方式所控制,现在仅是合资公司的一个供应商。
政策缺位的问题不仅导致外资对国内的零部件市场形成垄断,也导致内资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方面明显滞后于外资零部件供应商,更滞后于整车的发展。
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商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连续数年都仅为0.6%左右,但跨国零部件公司的这一比例却可达7%至10%。
事实上,现有的合资、独资零部件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和技术支持均来自于集团内部或是集团持股甚至是控股的整车厂,而内资零部件商与整车企业之间并未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也缺乏协同开发共性技术的平台。
此外,目前已建成的零部件产业集群也没能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和联合开发,不同车系的整零合作自成一体,内资供应商难以从中获取必要的技术养分。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