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机床再制造产业需政策扶持 产业化体系建立待提速

  核心提要:一般大众的思维习惯是,什么东西都是新的好,所以对再制造机床缺乏理解和认识,对其质量不认可或认为是二手机床,对再制造机床的期望值比较低。其实,机床和其它的消费品不同,越是旧的稳定性越好。另外,再制造的概念没有在大众中普及,甚至很多机床制造企业的领导都对再制造一无所知,也造成了人们对再制造的误解。所以需要从宣传和政策引导上改变人们的这一观念。

  美国人所写的《再制造业—巨人的剖析》一文写到:再制造业的威胁主要来自新产品的形势,它们变得更结实和耐用,并且新的廉价的产品、大量的进口产品,使得再制造的经济性比较差。另一个更进一步的威胁来自原始制造商,一些原制造商利用专利和法律以阻止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再制造。我国机床业的再制造存在同样的制约因素。一些机床制造企业依靠规模优势和技术进步,新机床的价格压得很低,对再制造机床形成压力,尤其是一些量大面广的小型机床。同时,由于再制造机床会对新机床的销售形成一定的竞争和冲击,所以,也有一些机床制造厂对再制造是抵制和阻碍的。

  从我国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历史看,过去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机床设备在各个企业中更多的是进行维修,改造的量不大。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普通机床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加工工艺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但如果设备全部更新换代,不仅资金投入太大,成本太高,而且原有设备的闲置又将造成极大浪费,所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机床数控化再制造。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便已开始用电子技术改造旧机床。根据对全国32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统计,近十几年来,采用电子技术改造的旧机床约有10000余台。

  而由于机床再制造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市场比较混乱,因此急需国家有关部门制订一套能够促进再制造工程发展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机床再制造的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现状看,在质量验收标准方面,目前在我国机床再制造行业,机床再制造商和用户一般都会在签合同时签订技术协议,再制造机床按技术协议的要求进行验收。在质量保证方面,直接在协议中承诺达到新机床的出厂标准。也有的用户为了节省费用,提出很多具体要求,能用的旧零件尽量用,只要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即可。所以,现在的再制造机床主要标准是满足用户需求。

  然而,由于再制造产品中包含已服役过的零件,尽管再制造产品属于绿色产品,质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新品,但是,用户在选购再制造产品时仍会心存顾虑。所以,保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发展再制造行业的关键。

  与此同时,由于机床再制造行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如开展企业资质认证、制定机床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标识管理制度等。

A、五大因素制约我国再制造行业发展

尚无完善清晰的回收体系

  我国目前报废机床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老旧机床的报废,主要是50~60年代的机床;二是生产停产导致的大量闲置机床设备;三是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技术性、功能性淘汰的机床。这些报废淘汰机床充斥着全国各地的二手机床市场,目前没有完善清晰的回收体系。

  从机床再制造的物流现状来看,再制造是以废旧的或者使用过的产品为加工毛坯,最大限度重新利用产品附加值的新制造模式。而再制造过程中产品从消费者到再制造商,经再制造商又回到销售市场的流动过程叫做再制造产品的物流。

  由于机床设备自身所具有的体积大、重量大、运输困难、价值高等特点,在回收、存储、拆卸及再制造、再装配过程中的物流问题,与传统的物流问题及其他产品的物流相比,具有其特殊性。目前,我国机床再制造通常的物流模式是由用户提供再制造毛坯,即旧机床,再制造商提供对这些旧机床进行设计、拆卸、加工、再制造、安装调试的服务。对于安装过程复杂的大重型设备,采用项目型的现场再制造方式。也有机床再制造商直接回收旧机床,再制造后销售出去。但是,这种模式还处于萌芽阶段。

  用户老旧机床的来源一般有几下几种:一是自己企业长期服役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旧设备;二是企业为了进行技术改造,专门从二手市场或者国外回收的老旧机床设备、闲置机床设备、功能性淘汰机床等。这些用户企业回收旧机床的渠道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目前,还没有很清晰的二手机床回收网络。一些外资企业把在国外的二手设备引进来,通过再制造后作为投资,也是一种毛坯的来源方式。

行业管理标准缺失

  机床再制造行业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准入门槛较低,造成该行业队伍良莠不齐。

  目前,机床再制造行业基本上还是业主企业和维改公司之间的行为。由于缺少可作为依据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和规范,如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标准规范、再制造企业的资格认证体系等,有关质量、周期、相关服务等方面的纠纷时有发生,维改机床质量千差万别,其结果是使机床再制造行业形象受到损伤,并影响到机床再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3年,美国MaintenanceServiceCorp公司联合其他三家机床再制造公司,制定了机床再制造相关标准,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机床再制造方面的标准。

产业化难度较大

  机床再制造行业是一个基础投入很高的行业,建立一个机床再制造企业的投入不亚于一个机床制造厂。目前,专业的机床维改企业大多规模很小,缺乏生产场地和专业设备等硬件条件,仍停留在作坊式时代,不具备产业化的实力。一些拥有场地和设备的装备制造厂却由于新产品任务重,没有精力从事再制造业务,部分从事再制造业务的机床制造企业也只投入了很少的精力。

  同时,机床的再制造尤其是重型机床的再制造,一般都是单件生产,每一台的型号、规格、系统都不一样,同样的机床,用户的要求也不一样。机床再制造要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提供特殊服务。所以产业化难度比较大。

  此外,企业还存在税收方面的压力。对于专业从事机床再制造的企业来说,税收的压力很大。因为这些企业是技术型公司,人力成本很高,而人力成本是没有抵扣的,需要上缴17%的增值税。这就不仅使再制造商,而且使用户也承担很大压力。

批量再制造技术落后

  机床再制造是一个综合运用现代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信息技术、数控及自动化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过程。现在国内对机床再制造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机床再制造的设计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研究还未深入,缺乏经济、实用、适合批量再制造的专门技术。迫切需要研发一批机床再制造的关键技术,为再制造产业的形成提供技术保障。

人才短缺问题严重

  机床再制造行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新兴产业,既要深入了解原有设备的结构性能,又要对用户新的要求有真实的理解,并结合机床实际结构,在改造设计中实现。所以需要一批既懂机械又懂电器和液压等综合技术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内相关人才比较短缺,并且缺乏相关的人才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去年,国家劳动部首次把数控维修调试工列为一个工种,也有一些大专院校筹备开辟机床维修专业,如北京工业技师学院。

B、机床再制造产业化体系亟待建立

加快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

  业内专家认为,要加快建立机床再制造产业化体系,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

  专家建议,第一,应组建机床再制造协会,由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制订本行业的行规行约,严禁借再制造以次充好,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公平竞争。

  第二,开展企业资质认证工作。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从2005年开始对协会的会员企业进行资质等级认证工作,认证内容包括企业的规模、从业人数、设备和技术能力等基本条件。到目前为止,已有20多家专业的机床维修改造企业通过了认证。这种资质认证工作得到了很多机床再制造企业和用户单位的欢迎,很多用户单位在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的招标中,一般都要求参与投标的企业具备资质。由此,建议依托中机维协,完善资质认证细则,形成资质认证体系,加大企业资质认证力度。

  第三,制订机床再制造的行业标准。机床维修有国家大修标准,目前的机床再制造一般都参考大修标准。机床再制造需要制订一套适合自己行业特点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质量标准、服务标准、技术规范等,对市场进行引导。

  第四,建立统一的标识管理制度。目前,一些机床再制造商在自己再制造的产品上打上了自己企业的标识,如北京圣蓝拓、北京凯奇、武汉赛特曼等,也有的企业没有标识。建议出台统一的标识制度。

政府引导探索产业化模式

  专家建议,国家应启动大的机床再制造项目。对于一些大的军工企业或者大的需要规模化改造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也就是给用户补贴,要求他们批量改造老设备。类似过去国防科工委的万台机床改造项目。项目招标由专业的再制造企业来实施。这样可以对目前正在带病服役的大量设备进行再制造,促进企业的升级换代,对于机床再制造产业体系的形成也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在沈阳、北京、武汉、重庆等优势地区建立产业化工业园区,引导鼓励专业机床再制造企业入驻,共享加工设备和技术。

  第二,逐步建立由机床制造企业负责回收自己售出的老旧机床的制度。鼓励和支持若干已有一定机床再制造业务基础、条件较好的大的机床制造企业开展并加强再制造业务,充分发挥这些机床原始制造商在技术、人才、市场、品牌、渠道等各方面的优势,由政府政策引导,要求这些制造企业回收自己的产品,同时把国产数控系统放进去,形成老机床换新机床、老机床再生修复升级体系,这样很容易形成批量。相关机床制造企业表示,如果政府要求制造企业必须回收自己的产品,并在再制造上给予优惠政策,制造企业会很乐于从事这项业务。

  第三,开展机床再制造试点,上规模后逐渐带动一批新的再制造企业发展,形成多条产业线,然后发展成为大、中、小型企业并存的机床再制造企业群,形成一个产业面。

  第四,加强人才的培养培训。由于机床再制造是集精密机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测量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需要大量掌握机、电、液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机床再制造的人才非常缺乏。建议围绕行业,以企业为主体,建一些机床再制造人才培训中心、职业认证中心,成建制地培养人才。可以参照这次国家重大专项要建的10个培训中心。同时,在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开设再制造方面的选修课程,培养再制造方面的研究生;普及有关再制造方面的基本知识。

  第五,建设机床再制造技术中心。对再制造技术和设备进行研发。形成完善的机床再制造技术体系。

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机床再制造符合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需要。机床属于工具设备,目前老旧机床的回收和再制造没有风险问题,与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存在冲突,专家建议,国家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其发展。如适当减少再制造企业的税收或给予政策性补贴,在知识产权方面不约束和限制机床再制造的实施等。

  第一,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发布的对数控机床、铸件、锻件和模具产品实施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对于机床再制造企业实行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退还50%的办法。

  第二,对于民营再制造企业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与此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澄清大众的错误认识。对于机械设备来说,并不是越新越好。再制造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应该把再制造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再制造的概念和意义。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