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钢材市场继续升温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钢材市场形势开局不错,呈现出新的特点。
消费需求再上台阶。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计接近11%,高出去年水平,这是中国经济连续3年提速。与钢材消费有着密切关系的经济指标,固定资产投资、耗钢产品产量、钢铁产品出口等,都保持了较高增长局面,有些还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超过25%,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我国成为全球钢铁产品出口大国。2006年中国钢材消费结构中,出口势头非常强劲,成为全球头号钢铁产品出口大国。据海关统计,2006年1~11月,全国钢材、钢坯、生铁、硅铁等产品的出口总量为479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69.6%。其中,钢材出口量3746万吨,增长100.3%;钢坯出口量854万吨,增长30.7%。虽然前不久有关部门实施了抑制钢铁产品出口措施,但由于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内外价差和已签合同的影响,钢铁产品出口一直呈现强劲增长势头,预计全年钢铁产品的出口量将突破5000万吨,大大超出先前预期。
虽然2006年中国钢铁净出口增长速度惊人,并将成为全球头号钢铁产品出口国,但与4亿~5亿吨的国内消费量相比,出口需求仅占中国总需求的很少部分,中国钢铁工业面向国内消费的局面不会改变。
总体来看,2006年中国钢材需求大幅增长态势未变,表2007国家所进行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治理局部过热,不是全面紧缩,钢材消费旺盛增长的坚实基础并未动摇。
国内生产又创新高。2006年是中国钢材产能释放最多的一年。国内经济继续提速和出口的强劲势头,扩展了产能消化的新空间,成为拉动国内钢材新增资源大幅增长的主导因素。据统计,2006年1~11月份,全国钢材产量4249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4.8%,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钢材产量将达到4.6亿吨,比上年增长20%以上,占据全球年产量的1/3。
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钢材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板带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比增幅都在3成左右,其中冷、热轧薄板产量增长水平超过50%,呈现“井喷”增长局面。而一些低附加值产品,如钢筋、盘条等增幅在20%左右,2007显低于钢材总量的平均增长水平。
总体来看,2006年中国钢材市场产能过剩,价格压力较为沉重。虽然铁矿石价格上涨,能源、物流、工资等成本因素也有提高,但钢材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仍然低于上年水平,以高位震荡为主调。商务部重要生产资料监测系统数据显示,10月末全国中心城市钢材价格指数比6月末下降10.5%。
null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