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盟“两指令”的实施,我国含有铅、汞、镉等六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产品被拒之门外。目前使用量大面广的银氧化镉电触头材料替代材料和银氧化锡电触头替代材料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焦点。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检测技术和标准的引进及研究能力相对薄弱。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仪器是其必要的保障,适用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是其重要的支撑,推动和促进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应对欧盟两指令的当务之急。
我国在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检测技术领域与国外相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检测仪器设备性能落后。目前,我国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与国外银氧化锡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检测项目基本一致,并且国内主要厂商的产品性能指标与国外企业相比差距不大,但是,实际应用效果却存在着“天壤之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造成这种差距是国内对原材料杂质的控制不够精细,电性能评定技术落后所致。
检测标准和方法不能满足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许多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生产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银氧化锡生产工艺和性能改进的研究,但是很少有对检测标准和方法的研究。国家现有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检测标准和方法的研究,已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发展的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研制开发的需要。目前,我国电触头材料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人员稀缺、资金不够雄厚。再加之与电器制造厂商间缺少必要的战略联盟关系,电触头材料生产企业间缺少交流与合作,一般企业只有简单的化学分析、机械物理性能测试仪器设备,而不具有电性能测试设备。因此,许多科研技术人员为研发一种新配方、新工艺,只能在企业现有的工艺装备、测试分析手段、特别是缺乏电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的条件下,长时间地摸索研究,对材料的电性能评定只能采用装机试验的方式进行。
缺少高素质的检测技术人员。我国电触头材料生产企业多数为近十年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民营企业,他们在推动电触头材料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其技术来源的单一性和经营理念的限制,既制约了生产技术的提升,也缺少必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很少有人能够解决银氧化锡研制过程中新配方、新工艺及检测技术的难题,掌握与了解国际检测技术发展动态的高素质检测人员更是匮乏。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