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过于频繁,请点击下方按钮进行验证!

汽车业压缩成本 国产机床工具迎来新机遇

  2008年7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比上月提高1.2%,中国经济运行遇到强大的通胀压力。此外,以钢材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快速增加,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都给汽车制造业机床工具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汽车行业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产品出厂价格之机,我国的机床工具业面临哪些机遇?

  在2008年8月14日召开的第三届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论坛上,曾长期在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工作,后调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任装备部部长的陈长年根据自身的经历作了发言。

汽车压力机床机遇

  陈长年说,近十几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主体,约消费了全社会40%的机床。同时,汽车工业投资的一半以上又用于购买制造装备,其中进口机床额约占机床采购总额的70%。这是造成我国机床进口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十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350亿元,预计“十一五”投资约4000亿元。“十五”期间汽车工业购买设备的资金总额就达1600多亿元,而“十一五”期间将突破2500亿元。

  而汽车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制造成本的高低。在汽车生产的三大成本中,材料和人力成本不断飙升,而残酷的市场竞争又迫使汽车价格下降。因而,依赖进口生产线制造中国汽车已经难以为续。

  陈长年认为,国产设备有价格方面的优势,因此在通胀的压力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给国产机床工具业带来了机遇。

  以上海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为例,这家拥有世界一流设备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已开始在某设备上与国产设备制造商寻求合作。该公司总工程师朱超声称,公司目前需要两条高性能、质量稳定可靠的柔性机加工线,用来生产气缸体和气缸盖。如果购进国产设备,价格将是进口设备的1/3~1/2。

  另外,该公司目前已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申请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点项目,希望能联合攻关该项目中的“列车、汽车重要零部件及装配线在线测量系统”课题。

  据朱超声分析,如果自主研发顺利的话,这些具备高精度的在线自动检测装置和系统的价格也会是引进国外设备的1/3~1/2。

技术落后面临挑战

  在论述中国汽车工业可以为中国机床工业提供大市场的同时,陈长年也非常担心目前国内机床企业有没有实力吃下这2800亿元的“大蛋糕”。他说:“常年以来汽车制造业设备有70%依赖进口。”

  据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每年汽车产量约增加100万辆,机床进口同步增长约10亿美元。进口设备在汽车生产行业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国产加工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国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尤其是数控刀架的可靠性明显低于进口设备,导致有的用户由于害怕机床的可靠性差,导致巨大的停机(生产)损失和维修费用,因此宁愿花高价购买可靠性高的进口机床。

  陈长年说,机床行业本身还面临着硬件、软件和服务方面的问题。就硬件来说,目前国产机床不能满足现代轿车对精度、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和长寿命的需要;就软件来说,集成技术差,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集成为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就服务来说,停留在A/S(售后服务)阶段,而汽车行业普遍要求提供T/S(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应对挑战共同发展

  对此,陈长年建议机床企业应根据精益、敏捷理念设计新一代柔性自动线。他认为,现代化的机床制造商要非常熟悉现代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制造技术(如数字化技术、柔性自动化技术、高速加工技术、仿真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等),并具备技术集成的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成套“交钥匙”工程。

  他说,汽车行业大批量生产还需要很多高效专用机床、专用自动生产线。这对机床的基本要求是高刚度、高速度和大功率。而高效专用机床基本特征是量体裁衣型,即按照用户需要提供个性化产品。

  同时,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机床工具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如采用敏捷夹具(柔性夹具)、智能刀具(为特定零件加工设计的一系列可控、可调和专用高效刀具)等等。

  他透露,到2020年,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目标是,对外依存度要降低到30%以下,这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为此,他希望机床工具行业和汽车行业都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相关链接
  • 海德汉携多套解决方案亮相CIMT 2025展会:机床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 25-02-06
  • 22025年刀具企业领袖前瞻展望
  • 25-02-05
  • 盘点!2024年株洲钻石公司“十大新闻”
  • 25-01-26
  • 扎根中国三十年 | 汇聚动能,向新而行
  • 25-01-25
  • 新春寄语 | 瓦尔特:洞悉行业趋势 引领制造未来
  • 25-01-24
  • 株洲钻石公司领导春节前夕慰问困难党员职工
  • 25-01-24
  • 热招 | 助力本地化诚聘装配工程师
  • 25-01-24
  • 观点 | 高端工业母机要向上突破,上海怎么干?
  • 25-01-23
  • 株洲钻石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2025年第2次集中学习暨调研成果交流会
  • 25-01-23
  • 30年历史的弗朗顿开放参观日,百年的创新历史
  • 25-01-23
  • 极简增长,产品为王 | 沃尔德董事长2025年新年寄语
  • 25-01-22
  • 通快激光切管机凭什么能在金海兴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中 “封神” ?
  • 25-01-22
  • 2024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要闻回顾
  • 25-01-21
  • 马扎克温馨提示 | 春节长假停机注意事项
  • 25-01-21
  • 公司荣获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银牌供应商
  • 25-01-20
  • 凝心聚力,赢战未来 | 力劲集团2025年经营战略大会暨力劲塑机2025春节联欢晚会
  • 25-01-20
  • 案例分享|FORTiS™封闭式光栅如何助力提升精密五轴机床性能
  • 25-01-17
  • 免费下载 | 雷尼绍机床应用程序
  • 25-01-17
  • 共塑未来 | 雄克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 25-01-17
  • “共启新篇章,携手迎未来”—魏因加特纳北京乔迁仪式暨2025
  • 25-01-16
  • 分享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