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出发达国家“质量危机”险滩的“中国制造”要如何面对这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顺差危机”,值得我们思考。
就在西方发达国家拿“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大做文章的时候,另一股针对“中国制造”的暗流也在涌动,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对华贸易顺差减少而警惕:从巴西到阿根廷再到俄罗斯,这些国家甚至担心对华贸易结构的变化使他们沦为“中国原料供应国”,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针对“中国制造”采取限制措施。
“顺差危机”山雨已来?
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一场限制中国货的风暴几乎是突如其来。
8月17日,阿根廷突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制革、轮胎、自行车、汽车配件等“敏感”产品的进口进行限制。与此同时,阿海关于当日上午开始停止办理所有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货柜及散货的通关手续。
21日,阿根廷政府公布了首批限制措施,包括减少“敏感”产品的入关港口数量等。
23日,虽然阿根廷海关恢复办理出关手续,但海关对有关消费品进口报关价值的审核将比以前更为严格。
阿根廷的限制中国货风暴只是一个典型而非孤例。同在南美洲的巴西一直就对中国制造大规模进入本国不满;而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限制中国货甚至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声音也逐渐高涨。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这些国家对于中国正在不断消失的贸易顺差。
迅速消失的顺差
从数字上看,一些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顺差确实正在迅速缩小。
2007年上半年,阿根廷对中国的顺差额从去年同期的3.19亿美元下降到1.09亿美元。阿根廷政府担心,如果不是上半年大豆及其附加产品的价格上涨,阿根廷对中国的外贸有可能变为逆差。
相比阿根廷出口到中国的农业产品,中国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份额则越来越大。2006年阿根廷向中国出口的每吨货物平均价值为270美元,而进口货物为4200美元,也就是说,15吨多阿根廷货才能换1吨中国货。
而据俄方《独立报》24日的报道统计,2007年上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159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出口79.6亿美元,进口79.1亿美元,对华贸易顺差仅为4500万美元。而2006年俄方顺差还有30亿美元。
更令俄罗斯人烦心的是贸易结构的变化,俄对华出口中能源和原材料的比重越来越大,2006年原材料占90.52%,其中53.92%为能源。
俄罗斯一直想加大对华机器设备出口,但却每况愈下,机器设备出口2005年仅占2.1%,到2006年又降至1.4%。相反,中国对俄机器设备出口却增加迅速,2007上半年中国对俄出口汽车3.86万辆,同比增长477.6%。
除了阿根廷和俄罗斯,近年来,很多拉美、中亚和非洲国家对华贸易顺差都有减少的趋势。
顺差成为炒作对象
亚洲-阿根廷商会主任希拉多表示,在顺差减少的背景下,阿根廷政府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突然但非偶然”。同时,10月28日阿根廷将举行总统大选,炒作贸易中的中国顺差问题可以获得工业部门的支持。
俄罗斯媒体最近也常会出现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国工业威胁”、“中国的进攻”、“中国的消费品充斥市场”不绝于耳。俄罗斯舆论甚至抱怨说,“中国甚至对俄罗斯的飞机都不感兴趣了,俄罗斯成了中国的原料供应国,而中国人却在顺利地使对俄出口多样化。”
俄罗斯自然垄断研究所7月份出台的一份报告称:享有国家扶持的中国出口企业很可能会危及俄罗斯经济中若干部门的生存,“中国商品的扩张已对俄罗斯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构成了明显威胁,冶金、化学和石化领域也岌岌可危”。报告呼吁俄政府利用西方的经验对付中国,如实行进口配额制、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甚至建议取消对华贸易特惠制度。
顺差减少不怪中国
然而,也有很多海外专家和官员冷静看待对华顺差减少问题,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就表示,俄中贸易结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许多专家也在为改变两国贸易现状献计献策。“一切都取决于俄罗斯方面,看俄罗斯有多大的决心和办法落实这些计划。”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亚辛认为,俄罗斯目前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可向中国提供是顺差减少的主要原因。“对俄罗斯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生产高科技产品。”
阿根廷的对策是提高对华出口多样性。8月8日访华的阿外交部国际贸易谈判司司长斯坦卡内利还向中方提供了一个详细介绍阿根廷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清单,希望增加阿根廷对华出口商品的种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就在西方发达国家拿“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大做文章的时候,另一股针对“中国制造”的暗流也在涌动,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为对华贸易顺差减少而警惕:从巴西到阿根廷再到俄罗斯,这些国家甚至担心对华贸易结构的变化使他们沦为“中国原料供应国”,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针对“中国制造”采取限制措施。
“顺差危机”山雨已来?
在南美洲的阿根廷,一场限制中国货的风暴几乎是突如其来。
8月17日,阿根廷突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制革、轮胎、自行车、汽车配件等“敏感”产品的进口进行限制。与此同时,阿海关于当日上午开始停止办理所有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货柜及散货的通关手续。
21日,阿根廷政府公布了首批限制措施,包括减少“敏感”产品的入关港口数量等。
23日,虽然阿根廷海关恢复办理出关手续,但海关对有关消费品进口报关价值的审核将比以前更为严格。
阿根廷的限制中国货风暴只是一个典型而非孤例。同在南美洲的巴西一直就对中国制造大规模进入本国不满;而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限制中国货甚至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声音也逐渐高涨。
而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这些国家对于中国正在不断消失的贸易顺差。
迅速消失的顺差
从数字上看,一些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顺差确实正在迅速缩小。
2007年上半年,阿根廷对中国的顺差额从去年同期的3.19亿美元下降到1.09亿美元。阿根廷政府担心,如果不是上半年大豆及其附加产品的价格上涨,阿根廷对中国的外贸有可能变为逆差。
相比阿根廷出口到中国的农业产品,中国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份额则越来越大。2006年阿根廷向中国出口的每吨货物平均价值为270美元,而进口货物为4200美元,也就是说,15吨多阿根廷货才能换1吨中国货。
而据俄方《独立报》24日的报道统计,2007年上半年中俄双边贸易额159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出口79.6亿美元,进口79.1亿美元,对华贸易顺差仅为4500万美元。而2006年俄方顺差还有30亿美元。
更令俄罗斯人烦心的是贸易结构的变化,俄对华出口中能源和原材料的比重越来越大,2006年原材料占90.52%,其中53.92%为能源。
俄罗斯一直想加大对华机器设备出口,但却每况愈下,机器设备出口2005年仅占2.1%,到2006年又降至1.4%。相反,中国对俄机器设备出口却增加迅速,2007上半年中国对俄出口汽车3.86万辆,同比增长477.6%。
除了阿根廷和俄罗斯,近年来,很多拉美、中亚和非洲国家对华贸易顺差都有减少的趋势。
顺差成为炒作对象
亚洲-阿根廷商会主任希拉多表示,在顺差减少的背景下,阿根廷政府对中国产品进行限制,“突然但非偶然”。同时,10月28日阿根廷将举行总统大选,炒作贸易中的中国顺差问题可以获得工业部门的支持。
俄罗斯媒体最近也常会出现耸人听闻的标题:“中国工业威胁”、“中国的进攻”、“中国的消费品充斥市场”不绝于耳。俄罗斯舆论甚至抱怨说,“中国甚至对俄罗斯的飞机都不感兴趣了,俄罗斯成了中国的原料供应国,而中国人却在顺利地使对俄出口多样化。”
俄罗斯自然垄断研究所7月份出台的一份报告称:享有国家扶持的中国出口企业很可能会危及俄罗斯经济中若干部门的生存,“中国商品的扩张已对俄罗斯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构成了明显威胁,冶金、化学和石化领域也岌岌可危”。报告呼吁俄政府利用西方的经验对付中国,如实行进口配额制、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甚至建议取消对华贸易特惠制度。
顺差减少不怪中国
然而,也有很多海外专家和官员冷静看待对华顺差减少问题,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就表示,俄中贸易结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许多专家也在为改变两国贸易现状献计献策。“一切都取决于俄罗斯方面,看俄罗斯有多大的决心和办法落实这些计划。”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亚辛认为,俄罗斯目前没有什么其他东西可向中国提供是顺差减少的主要原因。“对俄罗斯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生产高科技产品。”
阿根廷的对策是提高对华出口多样性。8月8日访华的阿外交部国际贸易谈判司司长斯坦卡内利还向中方提供了一个详细介绍阿根廷工业产品和服务的清单,希望增加阿根廷对华出口商品的种类。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网友评论
匿名:
最新反馈
- 暂无反馈
无须注册,轻松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