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变得如此严峻,以至于大型工业集团将紧缺的芯片从洗衣机中剥离出来,将它们插入工业模块中。
多位分析师表示,在一系列事件中,现在有迹象表明最严重的半导体干旱正在消退。但由于全球经济状况恶化,芯片制造商非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面临需求下滑。经济担忧和全球通货膨胀正在影响消费者支出,导致 PC 中使用的处理器和存储芯片库存堆积。中国的封锁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后果也在削弱全球经济。
因此,短缺正在全面缓解,大流行期间创纪录的芯片需求造成的供应限制不那么普遍,这让那些经受了长时间交货期和价格上涨的买家松了一口气。
市场观察人士表示,虽然对芯片的需求正在下降,但这还不足以转化为更广泛的芯片短缺的结束。到 2023 年,大部分电子行业的供应困境将持续,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不太先进的模拟、电源和逻辑芯片,这些芯片正在挤压工业、汽车和其他行业。
根据 Susquehanna 的一份报告,上个月芯片的平均交货时间减少了 6 天,这是自 2016 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进一步证明在库存重新平衡和市场调整的情况下,对电子设备的需求正在下降。10 月份的平均交货时间为 25.5 周,而 5 月份的峰值为 27.1 周。
尽管芯片热潮的结束让人松了一口气,但交货时间与大流行前的水平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 Susquehanna 的说法,一旦平均交货时间降至 10 到 14 周之间,芯片短缺就会正式结束。
尽管大公司一直在建设更多的产能以应对芯片荒,但许多公司仍在努力解决在大流行期间累积的总计数百亿美元的订单积压。
Microchip Technology首席财务官James Eric Bjornholt本月在与分析师的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目前我们积压的订单比我们知道的要多。” “而且,因此工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地运转,我们拥有的每一台设备都在尽可能多地生产产品。”
高管们表示,公司可能还需要几个季度才能解决影响其专用芯片供应的“重大”限制。
芯片过剩?
在近年来竞相提高产能之后,芯片制造商现在不得不适应新的现实。
从英特尔和美光到NVIDIA和高通等芯片巨头都感受到了芯片需求暴跌的压力,这影响了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其他消费品的大部分市场。高管们表示,需求的突然波动是由于他们的许多客户积累了大量的 CPU、GPU 和内存芯片库存,这是需求与供应不同步的最新迹象。
随着需求放缓,库存清理速度也变慢了。结果,在大流行期间一直竭力补货的电子公司突然发现自己在下新订单之前必须使用大量组件。
AMD首席执行官 Lisa Su 在最近与分析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它已准备好迎接 2023 年的潜在反弹。但一切都取决于其客户能否处理过剩的库存。其他芯片生产商也在调整,削减支出,甚至减少工厂产量以控制成本。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具有周期性。但是,在大流行初期开始的激增与该行业几十年来所见的任何情况都不一样,芯片制造商和铸造厂都面临着创纪录的需求。
芯片繁荣伴随着劳动力可用性和成本问题,此外还有供应链障碍以及物流和原材料成本上升,这些问题已经放松但仍然困扰着芯片制造业务。尽管制造、封装、测试和向客户交付普通芯片已经需要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但一些公司仍在警告买家,他们应该提前六个月到一年(或更长时间)下订单。
高通公司首席财务官 Akash Palkhiwala 在去年 11 月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发生的事情是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我们从供应短缺时期转向需求下降时期。” “这是短时间内前所未有的变化。”
“周期的背面”
虽然消费市场的供需正在恢复平衡,但其他行业尚未走出困境。电子元件的短缺仍然给汽车和工业企业带来痛苦。
“我们现在处于周期的底部,”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ECIA)首席分析师 Dale Ford说。他补充说,鉴于全球芯片行业的复杂性,复苏正在缓慢且不均衡地进行。
“虽然所有市场可能不会像消费市场那样下滑,但至少它们不会像过去那样炙手可热。因此,就需求而言,我们已经停止了加速,”Ford说。“我们并没有竭尽全力追赶市场,此外,另一方面,你有更多的产能在去年上线,并将继续上线。”
虽然有些人已经开始从零件短缺中解脱出来,但许多人仍然难以获得特定的零件。问题在于,电子设备可能包含成百上千个可用性级别各不相同的部件。只需要物料清单 (BOM) 上的一个组件(即所谓的“金螺丝”)缺货或分配,就会导致生产工厂停工。
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与大流行相关的限制或气候变化造成的中断意味着电子工程师必须定期从他们的设计中移除电子元件并进行现货购买,以尝试用可行的替代品替换它们。
“我们正面临一个棘手的需求环境,”恩智浦首席执行官库尔特·西弗斯 (Kurt Sievers) 表示,并补充说,即使它正在适应消费市场的“需求破坏”,该公司已经在其核心工业和汽车业务中售罄,直到这两个年底2022 年和 2023 年。
Sievers 解释说,一些最严重的供应短缺正在影响微控制器 (MCU),微控制器广泛用于汽车以及工业和医疗设备。即使是主要的汽车制造商也仍然受到汽车级芯片短缺的影响。分析师警告说,高性能 MCU 和其他芯片的交货期长达 60 周。
跟踪电子元件可用性和定价的供应链服务公司Supplyframe的首席营销官理查德·巴尼特 (Richard Barnett)表示,芯片短缺可能会继续影响汽车制造商,直至 2023 年下半年。
老芯片,老问题
据行业高层表示,电子公司在采购用于智能手机或其他消费品的基于 16 纳米或更小节点的更先进芯片时不再遇到严重问题。但他们采购模拟、电源、逻辑、传感器和其他基于 40 纳米和旧生产技术(例如 65 和 90 纳米)的“后沿”芯片的能力仍然受到严重限制,这些技术继续使新产品脱轨产品设计。
从去年开始,这些芯片成为电子行业几乎每个领域的严重供应链瓶颈,迫使从汽车制造商福特和通用汽车到应用材料等半导体齿轮制造商的每个人都为同样有限的产能而战。这些问题甚至影响了苹果和索尼等领先的消费电子公司。
根据英飞凌首席执行官 Jochen Hanebeck 的说法,世界还缺乏大量的模拟、混合信号和电源管理 IC,部分原因是 130 纳米节点的生产能力不足。他在 11 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说:“这个 [节点] 是这些组件的最佳结合点,在模拟和电源功能以及一些数字的集成之间提供了最佳平衡。” “短期内不会出现进一步萎缩。”
他将 MOSFET 和 IGBT 等分立功率半导体列为另一个供应仍然短缺的类别。
尽管对汽车和工业领域至关重要,但公司普遍推迟了对新产能的投资,因为这些芯片——通常定价为 1 美元或更低——更接近过时。
即使电子元件库存有所减少,许多工程师仍对芯片可用性持谨慎态度。安富利供应商开发副总裁 Peggy Carrieres 表示:“随着工程师们试图彻底摆脱过去几年的中断,复苏将不会是线性的,而是高度依赖于设计所针对的行业。”美国最大的电子元件分销商之一。
展望未来,许多工程师正在为不断提高价格 (29%) 和更长的交货时间 (26%) 做准备,根据Avnet 最近的一份报告,该报告对其全球客户数据库中的 1,600 多名工程师进行了调查。
电子行业某些领域(包括数据中心行业)的高管们都在祈祷,不再竞相满足消费市场订单的晶圆厂将转向制造更多他们需要的东西。但这种转变需要时间才能完成,任何了解半导体行业缺乏灵活性的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大多数行业在短期内可能都不走运。关闭和重置生产工厂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来制造汽车和工业级芯片类型,这些芯片仍然难以大量购买。
此外,在其他需要更高坚固性的市场中,使用专为消费设备设计的芯片通常是不可行的——例如,能够承受汽车中的剧烈振动和高温。
退出速度
Supplyframe 的 Barnett 表示,随着对消费设备的需求减弱,二次效应也可能会加速复苏。随着全球经济从大流行中恢复过来,许多电子公司决定最好打破传统并囤积库存,以防出现进一步的供应问题。Barnett 说,因此,许多人进行了双重预订,试图建立组件的“安全库存”。
买卖双方之间缺乏协调导致需求失调,导致零件短缺时间延长。但随着供应链遭受所谓的“牛鞭”效应,这现在又回来咬每一个人了。“随着零件订单的减少,之前的超额预订水平已经变得明显,导致市场状况迅速而戏剧性地转变,有利于买家,”Barnett 说。
他解释说,Supplyframe 跟踪的 73% 的组件类型在 2022 年第三季度的交货时间被评为红色,这意味着交货时间延长了,或者零件正在分配中。
第四季度,交货时间处于红色类别的组件的百分比将达到 37%。进一步的改进即将到来:到 2023 年第三季度,只有不到 3% 的零件将保持亏损。
“市场状况在短短几周内发生了巨大变化,”Barnett 说。这种突然的转变还有助于压低电子元件的价格,这些电子元件的价格由于供应链中断和大流行期间通货膨胀的普遍上升而被人为抬高。
没有什么是容易的
虽然芯片短缺的终结似乎已近在眼前,但可能一切都不会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奏效。
电子供应链存在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芯片在到达客户手中之前平均要经过数万英里。这使得半导体行业因气候变化(长期干旱、强风暴或洪水)和其他不可预见事件(地震或晶圆厂火灾)而面临相对较高的中断风险,这些事件可能会继续在其供应芯片的能力中造成零星的故障。
虽然行业分析师表示,芯片短缺的终结终于在望,但地缘政治因素可能会给事情带来麻烦。美国最近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新制裁,试图切断其获得可用于制造高端处理器的芯片设计软件和制造工具的途径,这也带来影响。
“除了常规的供应链压力之外,整个美中冲突是电子行业的一个主要问题,”ECIA 的福特说。“我们将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半导体行业观察)
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权益!联系电话:010-58612588 或 Email:editor@mmsonline.com.cn。
- 暂无反馈